名稱:黃雞煎丸
黃雞煎丸成分組成:
黃連(去須)2兩,鶴虱半兩,蕪荑仁半兩,秦艽1兩(去苗土),柴胡1兩(去苗),知母1兩(焙),使君子(去皮)1兩。
黃雞煎丸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六八。
黃雞煎丸主治:
小兒潮熱,肌瘦盜汗。
黃雞煎丸加減:
黃雞煎丸功效:
黃雞煎丸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量兒大小加減,空心、臨臥麥門冬熟水送下;疳瘦骨熱,15歲以上,溫酒送下。
黃雞煎丸制備方法:
上為末。以黃雌雞1只,重1斤許者,籠之,食以大麻子,候5日去毛令淨,於尾下開竅,去腸肚,洗淨干,入前藥末於腹內,以線縫之,取小甑,先以黑豆鋪甑底,厚3寸,安雞在甑內,四旁以黑豆圍裹,上以黑豆半寸蓋之,自巳時炊,至申時住火,俟溫取雞,去腹中藥,及筋骨頭翅,以淨肉研和得所,更少入酒麵糊為丸。如小綠豆大。
黃雞煎丸臨床應用:
各家論述:
黃雞煎丸用藥禁忌:
附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