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原始佛教
【 原始佛教 】
又作早期佛教、初期佛教。一般系指相對於後來發展的大乘佛教之初期佛教而言;即自佛陀創立教團弘揚教理開始,至佛陀入滅後一百年(或兩百年)之間,教法一味、教團統一,尚未分裂為部派以前之時代。此一時期,教團較為統一,比丘持戒較嚴,基本上以乞食為生,傳播地區主要在印度恆河中游一帶。此一時代之經典,含有佛陀教說之最原始型態,為後來之大小乘佛教根本教理之基礎。
然『原始佛教』一詞及有關原始佛教之研究,繫於近百年以前,西方學者自錫蘭語,再由巴利語開始研究以南方佛教為主的巴利聖典,逐漸盛行於英、德、法等國,而於十九世紀末傳入日本,並漸及於我國。於此之前,我國與日本之學者既不知有巴利聖典之存在,亦未瞭解其與漢譯佛典歷來被習稱為『小乘經』之阿含經相類似。而自隋代智顗大師於『五時八教』之判教中,將阿含經典判釋為教義最淺低之小乘三藏教以來,阿含經之價值乃被歷來之學者、宗教家等所忽視。
自原始佛教之研究風潮傳入日本與我國後,有關其名稱與時代之界說,於學界中產生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之論爭。最早,英國佛教學者大衛斯(Thomas William Rhys Davids,1843~1922)著 Early Buddhism一書,日本學者木村泰賢遂於其在大正十三年(1924)所出版有關初期佛教之論著『原始佛教思想論』中,正式將 early buddhism 一詞譯為『原始佛教』。然原始佛教之英文應為 primitive buddhism,僅因 primitive一語,除初、早等意之外,亦含有原始、初期未開化等意,易被視為含有貶低價值意味之語意,故西方學者多避免之,而採用 early buddhism。另一日本學者姊崎正治則力主 earlybuddhism 若指最早期之佛教(即佛陀及其弟子之時代),則應譯為『根本佛教』,而不宜以『原始佛教』統稱之。其餘學者,如我國之印順、日本之宇井伯壽、赤沼智善、西義雄等,亦持類似看法,將根本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分別予以界說,惟對時間上與內容上之劃分略有出入,玆略舉之:
(一)以佛陀一代四十九年(或四十五年)之教化活動為『根本佛教』,系一切佛法之根源;佛陀入滅後至部派對立之時期為『原始佛教』;大眾與上座之根本二部分裂之後即為『部派佛教』。此系印順法師、赤沼智善等人之主張。(二)佛陀及其直傳弟子(即佛陀入滅後三十年間)之時代為根本佛教;此後至阿育王即位頃、教團分裂為上座部、大眾部為止,為原始佛教。此系宇井伯壽之主張。(三)根本佛教系指原始佛教資料之最古層中之世尊教法,原始佛教則指佛弟子及佛陀入滅後至根本分裂以前。此系西義雄之主張。
上述各學者雖主張區別根本佛教、原始佛教之時代,然對研究之資料範圍,則一概同意以原始佛教時代所集成之聖典為主,即漢譯與巴利文之阿含經典及律藏之重要部分。蓋自現存文獻而言,於佛陀時代,律部僅有一部分之波羅提木叉而已,其時經部之四阿含(或五部)均未結集。故嚴格言之,由於根本佛教文獻之闕如,若不從原始佛教時代所集成之聖典來探求,則亦無法開啟對根本佛教之研究門徑。近數十年來,中、日學者多根據巴利、漢譯、梵文、藏文等藏經從事此類研究,其中尤以日本學者成果殊多。西方學者則因缺乏漢文閱讀能力,多從巴利語經典下手,致使研究結論間有偏頗之處,然彼等所據以治學之方法訓練,及批判態度之研究傾向、語言學、考古學、思想史等之輔助學科基礎,則為東方學者所亟須普遍效仿者。
無論根本佛教或原始佛教,其教法思想之核心乃緣起學說,此一教法系佛陀本人依據印度奧義書之『業論』、『解脫觀』之思想,並採用耆那教之眾生平等思想,復歷經多年的求道證悟所獨創者。緣起論包括:(一)三法印(或四法印),(二)十二因緣,(三) 四諦,(四)八正道。所有佛教之教法均以緣起論為依準,亦可謂緣起論即佛法之代表,緣起即『法』之同義詞。蓋印度自古雖盛行各種哲學思想,然緣起說則為印度哲學所無者,亦為世界其他各種宗教或哲學所無,而為佛教之獨特思想;佛教異於其他宗教、哲學之根本特徵,亦在於此一緣起論。自佛教逐漸發展之後,任何時代或任何地域之宗派,凡冠有佛教之名者,必以緣起論為其根本教理;反之,若缺乏此一根本教理,則不獨失其特徵,且因之亦難以『佛教』之名稱謂之。〔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印順)、原始佛教(水野弘元)、原始佛教聖典成立史研究(前田惠學)、根本佛教(金岡秀友)〕
分類:佛學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