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果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五種果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五種果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五種果

【五種果 】

梵語pan~ca phala^ni。又作五果。(一)六因所生及道力所證之有為無為之果有五種之別。指:(一)等流果(梵nis!yanda -phala ),謂眾生由修不善之故,而樂住於不善,則不善之業轉多,反之亦然;如此則果隨業轉,業與果同,業果相似,故稱等流果。此果系由六因中之同類、遍行二因所得。(二)異熟果(梵vipa^ka -phala ),謂眾生以現世惡業招來世三惡之苦,以現世善業招來世人天之樂果;以其異世而成熟,故稱異熟果。此果系由六因中之異熟因所得。(三)離系果(梵visam!yoga -phala ),即無為果。依涅槃之道力而證之者,遠離一切煩惱繫縛。此法常住,非自六因而生,唯以道力而證顯。(四)士用果(梵purus!aka^ra -phala ),士用,謂士夫所用,即造作之力用。謂於世間諸法,隨依一種而起士夫之用,如農夫因稼而苗稼成熟,商人因貨而獲利;以其依於造作之力用而得,故稱士用果。此果系由六因中之俱有、相應二因所得。(五)增上果(梵adhipati -phala ),謂眼、耳、鼻、舌、身、意諸根識,由和合照境而成諸事,故六根各有增上勝力;如眼根雖有見性,但若無眼識之緣境,則無照用之力,故稱增上果。此果系由六因中之能作因所得。〔菩薩地持經卷三、顯揚聖教論卷十八、大毗婆沙論卷一二一、雜阿毗曇心論卷三、俱捨論卷六、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十五〕

 (二)指二乘證果之五種分別。即: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獨覺果。〔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一、華嚴五教章卷下四、三論名教鈔卷一〕(參閱『五果回心』1114)

分類:佛學大詞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