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六義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因六義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因六義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因六義

【因六義 】

全稱緣起因門六義法。略稱因門六義。謂於諸法緣起上,作為『因』之法具有六義。此說原為華嚴宗二祖智儼所倡,後由門人法藏(華嚴宗三祖)承其說,而立此緣起因門六義法。法藏系依據十地經論、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之說,及攝大乘論、成唯識論中之『種子六義』而立此說。

 玆將因六義略述於下:(一)空有力不待緣,謂因之體性為空(以其無自性,故稱為空),具有引生果之全部力用,而不待(即不須借助)他緣之力以引生果者,稱為空有力不待緣。相當於種子六義中之『剎那滅義』。(二)空有力待緣,謂因之體性為空,雖具有引生果之力用,然尚須待(借助)他緣之力而引生果者,稱為空有力待緣。相當於種子六義中之『果俱有義』。(三)空無力待緣,謂因之體性為空,不具有引生果之力用,而必須借助他緣之力以引生果者,稱為空無力待緣。相當於種子六義中之『待眾緣義』。(四)有有力不待緣,謂因之體性為假有(本體不變,而隨緣示現之諸法,稱為假有),具有引生果之全部力用,而不須借助他緣之力以引生果者,稱為有有力不待緣。相當於種子六義中之『性決定義』。(五)有有力待緣,謂因之體性為假有,雖具有引生果之力用,然尚須借助他緣之力而引生果者,稱為有有力待緣。相當於種子六義中之『引自果義』。(六)有無力待緣,謂因之體性為假有,不具有引生果之力用,而必須借助他緣之力以引生果者,稱為有無力待緣。相當於種子六義中之『恆隨轉義』。

 上述之因六義,可歸納為下列三種形式,即:(一)因有力不待緣,又作因生。即因之自體具有生果之全部力用(直接原因),而無須假借他緣之力(間接原因)者。(二)因無力待緣,又作緣生。即因之自體無有生果之力用,而必須假借他緣之力者。(三)因有力待緣,又作因緣生。即必須由因與緣兩方之力,才能生果者。此三種形式非全然有個別之義,惟其觀點不同而已。其實,此三種形式互含攝其全體,即謂『因生』時,其因含攝緣之全體;而謂『緣生』時,則緣奪因之全

用,然其中亦含攝有因之義;又謂『因緣生』時,則因與緣二者俱存。蓋因之自體,非有實質性,此為空義;以其待緣而生故,是為有義。由此可知,因之自體具空、有二義,以上述三種形式各具空、有二義,而形成因之六義。

 關於因六義所根據之論說,有十地經論卷八所舉之四種深觀,即:(一)非他作,自因生故。(二)非自作,緣生故。(三)非二作,但隨順生故,無知者故,作時不住故。(四)非無因作,隨順有故。及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四之說

(大三一·七一二下):『自種有故,不從他;待眾緣故,非自作;無作用故,非共生;有功能故,非無因。』此外,尚有攝大乘論及成唯識論中之『種子六義』說。表解如前頁。

 蓋因六義乃華嚴宗擷取始教所謂之『種子六義』等說,轉用於終教所謂之如來藏思想上,而認為如來藏為萬有之因,具有六義,由此則可成立一乘無盡緣起之義。又因六義雖系根據『種子六義』等說而立,然其義理則與『種子六義』大異其趣,『種子六義』系就阿賴耶識而論,『因六義』則就真如之如來藏心而論,二者相異之處甚多。〔梁譯攝大乘論卷二、成唯識論卷二、華嚴五教章卷四、華嚴經搜玄記卷三下、華嚴五十要問答卷下〕(參閱『種子六義』5866)

分類:佛學大詞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