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玉函山石窟
【玉函山石窟 】
位於山東濟南近郊。又稱佛峪寺、興龍山。乃隋代之石窟寺院。濟南近郊有歷山、佛惠山、千佛山等北魏、隋、唐時所造之石窟群,玉函山石窟亦為其中之一。
其西側之佛峪山腹石灰岩懸崖刻有九十餘尊石佛,其中西北有阿彌陀佛與彌勒菩薩,為唐代乾元二年(759)與開成二年(837)所造,其餘皆為隋代開皇年間(581~600)所造,有釋迦、阿彌陀、彌勒等佛菩薩像。佛龕之排列,第一層有五所,皆為三尊形式,第二層有小佛二十七尊,第三層有大小佛菩薩,第四層有十七尊,第五層亦有三尊形式之像。佛像之光背裝飾有唐草,佛龕裝飾有斗栱,手法堪稱佳妙。
此外,濟南近郊另有黃石崖,規模較大,時代亦久,乃北魏之支流,而玉函山、千佛山、龍洞等主要為隋代所營造。前者由官方、僧侶等協力造成,後者則為庶民信徒、僧侶協力而成,其造形樣式簡樸,具有地方色彩。〔濟南近郊北魏隋唐造像(荊三林,文參資一九五五年第九期)、山東省南北朝及隋唐雕刻(
關野貞,支那建築藝術,1939)〕
分類:佛學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