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佛教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緬甸佛教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緬甸佛教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緬甸佛教

【緬甸佛教 】

緬甸(Burma)東北接我國康、滇,西鄰印、巴,東毗泰、寮,南濱孟加拉灣;其巴利語Ma=ramma(音譯摩羅摩),系轉訛自梵語 Brahma(意譯梵摩、梵天),『緬甸』音近 Maramma-desa(梵天之國土)。最早入居者為得楞族(T=alaing),次為緬族(Burman)、撣族(Shan)等。此國信史始於十一世紀,其前多系傳聞。據錫蘭島史載,西元前三世紀,印度阿育王曾遣須那(巴Son!a )及郁多羅(巴Uttara )至金地國(巴Suvan!n!a-bhu^mi )傳教,或謂金地國即今下緬甸打端一帶,五世紀中葉之註釋家佛音(巴Buddha=ghos!a ),更由緬人一再強調彼乃出身打端;此外,佛陀成道時,最初佈施食物之二位商人,相傳為緬甸人,又盛傳佛陀曾親臨蒲甘(Pagan)布教,凡此皆待考證。根據地下挖掘物,約可推定上緬甸為北印度文化系統,下緬甸文化則系自南印度移來。有關緬甸之宗教,首先傳入者為印度之婆羅門教,稍後佛教亦由孟加拉、奧立沙(Orissa)等地傳入。佛教傳入緬甸,從出土之重要文獻證明,最初傳入者為上座部佛教,西元十世紀以後,大乘佛教及密教始漸傳入。在十一世紀以前,緬甸有一種大乘阿利僧派(Ari)存在,此派僧眾著藍色法服,蓄髮,生活放蕩,謂若造惡,僅須念誦救護咒,即可不受因果報應,復分為林住與村住二支。此派較印度性力派更極端,或以之乃是混合了大乘佛教,屬於墮落形式之喇嘛密教。此一教派在阿奴律陀王(Anuruddha)之前,為蒲甘一帶教派中勢力最盛者,其中心地為沙摩底(Samati)。待蒲甘王朝(1044~1287)興起後,緬甸早期佛教各派及阿利僧派先後衰亡。

 西元一○四四年,阿奴律陀王統一全國,建都蒲甘,一○五七年,征服打端,請入比丘、三藏聖典、佛舍利、寶物等,又由高僧阿羅漢(Arhan)領導改革僧團,虔信上座部佛教,原先之上座部、大乘佛教、密教、婆羅門教逐漸消失。未久,於蒲甘修建瑞德宮佛塔(Shwe Dagon),歷兩代始竣工。錫蘭國王毗捨耶婆訶一世(Vijayaba^hu I)曾遣使至緬,求賜三藏,請派僧團,一時,緬甸成為南傳佛教中心。在蒲甘佛教之全盛時期,上緬甸共有一萬三千座塔與僧院。其後,錫蘭佛教大盛,大寺派勢力最強,緬甸遂有留學錫蘭者,車波多即於大寺受戒,留學十年(1170~1180),始伴四名比丘返國。十二世紀時,僧團分裂為錫蘭宗派(Si^hala-sa=m!gha)與原有之緬甸宗派(Maram=ma-sam!gha)。前者不久更分為屍婆利、多摩陵陀、阿難陀三個僧團。惟雖分裂,各派仍極努力弘揚佛法,故佛教仍頗興盛。

 西元一二七七年,蒙古人南侵,蒲甘王朝沒落,十年後政權轉移撣族手中,此後緬甸不再出現一統王國,直至十六世紀中葉。其間二百餘年,不論北方阿瓦王朝(Ava)或南方庇古王朝(Pegu),均重視並發揚佛教,名義明燈(Abhidha^nappadipika^)、聲韻精義(Saddasa^ratthaja^lini^)、迦旃延文法注等多為此時期作品。十五世紀中葉,南方計分六個宗派,受比丘戒者有一萬五千餘人,其後經達磨悉提王(Dhammazedi, 1472~1492)之改革,僧團又告統一。

 代撣族而起者仍是緬人,建立東固王朝(Toungoo, 1531~1752)。編成達磨他憍(Dhammathatkyaw)、拘僧殊(Kosaungchok)兩部律典,營造摩訶摩尼佛塔(Maha^mani)、耶捨摩尼須羅佛塔(Yasama=nisula)、加多奇佛塔(Ngatakyi),摩尼珠論、法王七事論、阿毗達磨頌、律莊嚴疏、譽增論等亦於此期完成。高僧則有毗陀羅毗那婆斯(Bada=ravanava^si^)、雅利安楞伽羅(Ari=ya^lan%ka^ra)、最勝法(Aggadham=ma^lan%ka^ra)、智願(N~a^n!avara)等。十八世紀,佛教發生著衣論爭,形成對立之偏袒派(巴Ekam!sika )與通肩派(巴Pa^rupana ),百年後始由主張著衣時覆蓋雙肩之通肩派獲勝,是時,東固王朝已亡,貢榜王朝(Konbaung, 1752~1885)代興。百餘年間,佛教仍受王室保護,陸續有緬文經典之翻譯。西方勢力亦因此時仰光闢為通商口岸而不斷入侵,一八八六年,緬甸淪為英國殖民地,至一九四七年宣告獨立,其間六十餘年,英人並未以政治干涉宗教,故有『緬甸佛教青年會』成立(1906),號召緬甸獨立之事,此後僧人參與獨立運動者甚多。

 今緬甸佛教僧團主要有哆達磨(Thudhamma)、瑞景(Shwegyin)、達婆羅(Dvara)三派。此三派在教學上,對於三藏聖典所遵奉者皆一致,惟於戒律上,特別是所持用物、著衣法及生活儀節有些許差別。前二者為傳統之宗派,組織龐大,僧眾較多;達婆羅派成立最晚,於十九世紀末,對舊哆達磨派加以改革而成,戒律上主張嚴格實踐,僧眾最少。又緬甸佛教僧眾僅有比丘、沙彌、信士男、信士女,及少數比丘尼,而無沙彌尼、正學尼。一般習俗,男子於十四、五歲時須入寺短期出家。佛教各國中,以緬甸之測試制最嚴,通過律藏試者稱持律者(Vinayadhara),三藏全部通過者稱三藏師(Tipit!aka=dhara),系最高榮譽。今緬甸於南傳佛教中佔有極重要之地位。〔J. George Scott: Burmese Buddhi=sm; Mabel Bode: The Pali Lite=rature of Burma, London, 1909; G.E. Harvey: History of Burma, London, 1925; Sir Ch. Eliot: Hi=nduism and Buddhism, London, 1921 vol. III, P. 47ff〕

分類:佛學大詞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