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性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三性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三性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三性

【三性 】

(一)乃印度唯識學派之重要主張,我國法相宗之根本教義。謂一切存在之本性與狀態(性相),從其有無或假實之立場分成三種,稱為三性。說明三性之各別為『無自性空』之道理,則稱為三無性。系以解深密經卷二之一切法相品為根據而說者,為印度唯識學派所主張,後來成為我國法相宗根本教義之一,亦為華嚴宗等所採用。三性又作三自性、三性相、三種自相、三相等。此三者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三者略稱遍依圓。三無性又作三種無自性性、三無自性或三種無性等。三者即: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

 (一)法相宗之說:(1)遍計所執性(梵parikalpita -svabha^va ),又作虛妄分別相、分別性。對於無實體之存在,計執為『實我』、『實法』而起妄執之心,此為『能遍計』。其被識所計度之對境,稱為『所遍計』。換言之,由此識與境,而誤認心外有實體存在,稱為遍計所執性。以其存在之相狀為迷心所現,故為『當情現相』之法。從真理之觀點而言,此性為無實在的『情有理無』之法,與全無實體的『體性都無』之法。有關遍計所執性,印度論師多有異說,法相宗系採用護法之觀點。就『能遍計』而言,安慧以有漏之全八識為能遍計,護法則主張以第六、第七識為能遍計。就『所遍計』而言,難陀視之為『實我實法』的『當情現相』,護法則以為是『依他起性』之『似我似法』,且以為從真如不可能成為迷情之對象而言,則不能視之為所遍計;但如從『依他起』存在之本體來說,亦可稱為所遍計。此外,就『遍計所執』而言,安慧主張是見相二分,而護法則認為於見相二分上,依迷情所起之『當情現相』方為遍計所執。

 (2)依他起性(梵para -tantra-svabha^va ),又作因緣相、依他性。『他』,即指由各種緣所生起之法。因是『緣合則生,緣盡則滅』之法,故如虛如幻,而非固定永遠不變之實在,故說『如幻假有』、『假有實無』,然此並非遍計所執而有之迷情,而系藉種種助緣而生者,亦即離妄情而自存之『理有情無』。此性有染分依他起性與淨分依他起性之別,染分指有漏的一切法;淨分指無漏有為的一切法。然『淨分依他』是從遠離煩惱之意義而言,淨分依他起性則包含在圓成實性中,故染分依他即是依他起性。

 (3)圓成實性(梵parinis!panna-svabha^va ),又作第一義相、真實相。依他起性的真實之體(真如)乃遍滿一切法(圓滿)、不生不滅(成就)、體性真實(真實)者,故稱圓成實。真如離一切相(無相),一切法之本體悉皆真實,故為『真空妙有』;又此性僅能由覺悟真理之智慧而得知,故為『理有情無』。

 以上三性具有不即不離之關係。若以蛇、繩、麻三物為喻,則愚人(能遍計)於黑夜中見繩,信以為真蛇(實我相之遍計所執性),遂心生恐怖;後經覺者(佛、菩薩)教示,而知非蛇(生空),僅為似蛇之繩(指依他起性之假有)。且更進一步瞭解實際所執著之繩(實法相之遍計所執性)亦不具實體之意義(法空),其本質為麻(圓成實性);繩(依他起性)僅為因緣假合,由麻而成之形態。

 三無性乃根據佛之密意所立,即基於三性之說,又恐眾生執有,故顯示三性各具空義。據成唯識論卷九,三無性即:

 (1)相無性,針對遍計所執性而立。眾生既於世間之相處處計著,執為實有;為除此妄執,遂立『相無性』,謂一切法皆無自性。

 (2)生無性,針對依他起性而立。萬法乃從眾緣而生,為虛假之存在(緣生),故其性質不定。而不若佛教以外之學派或凡夫認為是自然生,故亦無如彼等所執之體性,例如幻化之事物。

 (3)勝義無性,針對圓成實性而立。真如乃根本無分別智之對象(殊勝之真理),故雖為一切存在之真本質,卻不受任何特定之性質所規定,已離我執、法執,猶如虛空一般。

 此三無性之中,『生無性』、『勝義無性』乃針對『依他起』、『圓成實』之二性而說無性,故其體不能謂為空無。關於此二性依據何種觀點而說無自性,日本法相宗有二說。據南寺所傳,其體非無,但因離我法二執,故說意為無執(執空);據北寺所傳,依他起性之體如幻,圓成實性之體離相,由此觀點而言,可謂是虛假空、空寂空。故知二性之體乃超越有無之無(體空)。又生無性之『生』,南寺所傳意指自然生,而北寺所傳則解為緣生之意。

 由以上三性三無性之說,而立『非有非空』之中道,即三性具有不即不離之關係,其中遍計所執性是情有理無,依他起性、圓成實性是理有情無,故合三性而明中道,是為三性對望之中道。又三性各具情有理無、假有實無、真空妙有(無相與真實)等性質,故設立每一性之中道,稱為一法中道。又觀三性之存在為唯識無境,稱為唯識三性觀、三性觀行。即遍計所執性為虛妄之唯識性,圓成實性則為真實之唯識性;依他起性為世俗之唯識性,圓成實性則為勝義之唯識性。說明觀此三性之順序、方法者,稱為五重唯識觀。此外,悟入三性之順序有遍依圓、依遍圓、圓依遍三種。

 (二)華嚴宗之說:法相宗系以一切事物性質與狀態之相異點,即『性相隔別』之立場而立三性說;對此,華嚴宗則基於『性相圓融』之立場而論三性,從根本上說,認為一切存在(諸法)無非是真如所現。即:圓成實性之真如有『不變』與『隨緣』之二義。『不變』,即遠離生滅變化之義;『隨緣』,即隨染淨之緣而各個存在。依他起性,自其體上言,是為真如,以其超越生滅,故為『無性』,然由因緣而生,故為『似有』。遍計所執性則由凡夫妄情誤執心外有實我實法之存在,故為『情有』;然其『我』、『法』之相,於理不可得,且因真如無妄染,故為『理無』。此不變、無性、理無三者,稱為『本三性』;而隨緣、似有、情無三者,稱為『末三性』。

 至於三性之同異,自本三性之意義言,真如隨緣之一切現象(諸法)即真如,故稱三性不異;自末三性之意義言,亦因真如隨緣而成為諸法,故亦說三性不異。然就本三性『諸法即真如』、末三性『真如即諸法』之意義而言,則本末之三性,其義不一。

 (三)據真諦所譯攝大乘論之說:分別性意指所分別之境,依他性意指能分別之識,而此分別性之境是無,故依他性亦不可得,其不可得乃為『有』之真實性。〔解深密經卷二、成唯識論卷八、唯識三十頌、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四、顯揚聖教論卷六、三無性論捲上、梁譯攝大乘論釋卷五、唐譯攝大乘論釋卷四、華嚴五教章卷四〕(參閱『三無性』627、『四分』1663)

 (二)就善、不善等之性質,分一切諸法為善、不善、無記等三性。(一)善(梵kus/ala ),能順益此世、他世之法。依俱捨論卷十三,善分四種:(1)勝義善,即真解脫、擇滅涅槃。涅槃安穩,於一切法中其體最尊。(2)自性善,即慚、愧及無貪、無嗔、無癡三善根。不待相應及其餘之等起,體性本善,猶如良藥。(3)相應善,不與慚等相應即不成善性,如水之雜藥。(4)等起善,由自性、相應善而等起之法,譬如牛飲甘草之汁而生甘美之乳。俱捨論光記卷二則分善為生得、加行(聞、思、修)、無漏(學、無學、勝義)等三類。

 (二)不善(梵a -kus/ala ),又作惡。指能違損此世、他世之法。依俱捨論卷十三載,不善有四種:(1)勝義不善,即生死之法。生死中之諸法皆以苦為自性,極不安穩,猶如痼疾。(2)自性不善,指有漏中之無慚、無愧與貪等三不善根;其體不善,猶如毒藥。(3)相應不善,與自性不善相應之心、心所法,如水中摻毒。(4)等起不善,由自性、相應不善所等起之法,如毒藥所引生之乳。俱捨論光記謂不善唯有一種。

 (三)無記(梵a -vya^kr!ta ),非善非不善,不能記為善或惡,故稱無記。或以不能牽引異熟果(善惡之果報),不能記異熟果,故稱無記;惟此說僅適用於有漏法。俱捨論光記卷二分無記為有覆、無覆二種,無覆復分異熟、威儀、工巧、通果、自性、勝義六種,故總為七種。

 此外,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三分善為自性、相屬、隨逐、發起、第一義、生得、方便、現前供養、饒益、引攝、對治、寂靜、等流等十三種,卷四分不善為自性、相屬、隨逐、發起、第一義、生得、方便、現前供養、損害、引攝、所治、障礙等十二種,分無記為自性、相屬、隨逐、發起、第一義、生得、方便、現前供養、饒益、受用、引攝、對治、寂靜、等流等十四種。〔順正理論卷四、大毗婆沙論卷五十一、卷一四四、卷一九七、雜阿毗曇心論卷一、成唯識論卷三、成唯識論述記卷五末、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五本〕(參閱『善』4873、『無記』5107)

 (三)成實論卷十四所舉阿羅漢之三性,即:(一)斷性,阿羅漢住於有餘涅槃,斷除一切煩惱。(二)離欲性,遠離三界之欲。(三)滅性,斷滅五陰相續,入於無餘涅槃。

分類:佛學大詞典

三性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