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論衡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三教論衡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三教論衡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三教論衡

【三教論衡 】

(一)指儒、釋、道三教之論諍。蓋儒道二教原系我國固有宗教,佛教則傳自印度,不論思想信仰或儀禮習慣方面,均有極大之差異,故三教之間常起教義、儀禮上之論諍。據漢法本內傳所載,後漢明帝時,道士褚善信等嘗與迦葉摩騰、竺法蘭二人於洛陽白馬寺外辯法,終為摩騰所伏,此蓋後世所捏造。三國時代,吳之康僧會對孫皓答辯周孔善惡報應之說略嫌顯近,而謂釋教方盡幽遠之意。曹植亦曾作辨道論,以駁斥道教不老不死之說。凡此,皆屬早期之三教論衡。

 西晉時,王浮與帛遠論道佛之優劣,以辭屈而偽作老子化胡經謗佛,其後佛徒乃作清淨法行經以酬之。東晉時,孫盛以佛入儒,作『聖賢同軌老聃非大賢論』及『老子疑問反訊』以斥道教;又羅含君章、廬山慧遠各作更生論、形盡神不滅論,共論神識之不滅;孫綽、慧遠各作喻道論、明報應論以說因果報應之不妄;此外,慧遠並著「沙門不敬王者論』,『沙門袒服論』,以明佛教禮儀異於我國傳統之制,對此,何無忌作『難袒服論』以難破慧遠之說。劉宋時代,鄭道子、僧含有『神不滅論』,慧琳有『白黑論』;何承天則作『達性論』,主張神滅、天命以謗佛教;慧遠門人宗炳作明佛論、顏延之作『釋何衡陽達性論』、劉少府作『答何承天』等破何承天之說;道士顧歡作『夷夏論』,謂佛法為夷狄之法;對此,僧紹之『正二教論』、謝鎮之『與顧道士折夷夏論』、慧通之『駁顧道士夷夏論』等均予以駁斥。蕭齊時代,張融作『門律』,倡道佛二教一致,周顒時與之酬唱,孟景翼亦作『正一論』以贊張氏之論。逮范縝再倡『神滅論』,否定因果報應;對此,蕭琛出『難神滅論』以對之,而神滅不滅之論諍達於高潮。梁武帝即主張神不滅論。

 北魏太武帝深信道教,以道士寇謙之等言,於太平真君七年(446)行排佛政策,文成帝時佛教始復興。北齊文宣帝時嘗令佛道辯法而排斥道教。至北周武帝,容道士張賓、衛元嵩之言,於天和四年(569),敕道佛二教之徒論其優劣,且命司隸大夫甄鸞詳定佛道二教之優劣。如甄鸞著「笑道論』,以辨道教之偽,又道安著「二教論』,以抨擊道教。及至建德三年(574)仍敕廢道佛二教,但實廢佛教,以立道教。唐興,以李姓之故,重道教,更與佛教屢有衝突。初唐之三教談論,多為實質上之談論。高祖武德四年(621,一說七年),道士太史傅奕上『減省寺塔僧尼益國利民事十一條』,痛論僧尼寺塔之弊,法琳、李師政乃作『破邪論』、『內德論』,明概作『決對傅奕廢佛法僧事』,以破傅氏之說。太宗貞觀十三年(639),祭酒孔穎達、沙門慧淨、道士蔡晃等,於弘文殿談論三教。高宗時以道教為國教,追諡老子為『玄元皇帝』,一時道教勢盛,且多剽竊佛教教理而作偽經。至麟德元年(664),道世上表陳述道經之偽妄,總章元年(668)乃有詔論老子化胡經真偽之事,然其事未久即被禁斷。又嗣聖八年(691),僧尼之位次恢復僧先道後,兩教紛諍之原因由是得以緩和。貞元十二年(796),徐岱與沙門覃延、道士葛參成等人,在麟德殿講論三教。翌年,左街僧事端甫入內殿講論儒道,賜紫方袍。從玄宗至文宗期間,湛然以儒家出身,弘揚天台教觀,門人儒者梁肅著止觀統例,澄觀論華嚴、易經之類同,李翱作復性書,采大乘起信、圓覺、楞嚴之說,而為宋儒之先驅。憲宗時,韓愈作原道、原人等,論道佛之弊,又上『論佛骨表』及『與孟簡書』來排擊佛教;對此,孟簡以『論夷夏』及『因果報應』酬答韓氏。圭峰宗密著原人論,斥破儒道二教之迷執,並闡述周易與真如緣起之關係。會昌五年(845),武宗排佛,一時道教勢盛,未幾,佛寺復興。此後所謂三教論諍日趨形式化,三教論談僅流於朝廷儀禮之一。

 及至宋代,儒教勃興,采佛教教理匯成新學之同時,排佛之風亦盛,如孫泰山之『儒辱說』、歐陽修之『本論』三篇、石守道之『怪道』、胡寅之『崇正辯』、李泰伯之『潛書』等均主排佛,歐陽修撰新唐書、五代史,更刪除所有有關佛教之事項;對此,智圓於『閒居編』中提倡三教並存不廢之說,契嵩於『輔教編』、『非韓』三篇力主儒釋一貫之道,張商英撰『護法論』駁斥韓、歐之主張。又張載、二程、朱熹等雖提倡排佛論,然其學說取之於佛教者實多。至宋徽宗,崇信道教,崇寧五年(1106 )敕寺院置孔、老像,道士位次,列在僧尼之上,佛典中凡有謗道儒之處概皆焚棄。南宋時代,宗杲最先提倡三教融合之說,孝宗、宗曉、劉謐、子成、志磐、李純甫等均有以繼之。逮南宋淳祐九年(1249),李志總掌天下之道教,致佛道二教再相傾軋。及元世祖就西藏僧八思巴受戒,道士之反感益烈,寶祐三年(1255),道士丘處機、李志常等搗毀西京夫子廟、佔領梵剎四百餘所,至元十八年(1281),除道德經外,道藏及有關之印版等因帝令而悉燒棄。與此同時,王中孚、酈希誠、張宗演各倡全真教、大道教、正一教,轄有大江南北,統一確定道教教會。至明代正統年間,完成道藏之編纂,萬曆年間續入增補完成,道教因而振興。

 明太祖嘗制三教論、釋道論,沈士榮(續原教論)、姚廣孝(道余錄)、屠隆(佛法金湯編)、袾宏(緇門崇行錄)、智旭(周易禪解、四書蕅益解)等均主三教調和之說,胡敬齋、王陽明等則秉儒排佛。概言之,此時儒佛二教調和之論較盛。清初,一明撰『會心內集』等,亦倡三教融會。此一時期,各教皆喪生氣,而淪於萎靡沉滯之勢。

 在日本,有佛教、神道、儒教三教之論衡,由於日本自上古以來即以神道作為政治與道德之軌範,至應神天皇在位(270~309)時,始由阿直岐、王仁等自百濟傳入論語,為儒教興學之濫觴,不久佛教亦傳入而成三教。欽明天皇在位(540~570)時,雖有奉祀佛像之問題,蘇我、物部二氏發生論諍,但此後以皇室為首,一般均重神祇,同時亦崇信儒佛二教。後本地垂跡之說興起,神佛融合之論由是盛行。〔弘明集、梁高僧傳卷七、廣弘明集歸正篇、辯惑篇、法義篇、唐護法沙門法琳別傳捲上、釋氏六帖卷八、歐陽修外傳〕

 (二)全一卷。日本臨濟宗慧訓撰,成於延享三年(1746)。為論述儒、釋、道三教之同異及諸家諸宗之大意。分總論、雜論、別論三篇。

分類:佛學大詞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