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六種性
【六種性 】
(一)阿羅漢之六種性。阿羅漢依根性之利鈍分為六種,即:(一)退法(梵pariha^n!a -dharman ),謂遇小惡緣即退失其所得者。(二)思法(梵cetana^ -dharman ),謂恐懼退失其所得之證果,而常思自害者。(三)護法(梵anuraks!an!a^ -dharman ),謂於所得之法,歡喜而能自作守護者。(四)安住法(梵sthita^kam!pya -dharman ),又作住法、住不動法。謂不退亦不進,安住於其位者。(五)堪達法(梵prativedhana^ -dharman ),又作升進法。謂堪能修練根,速達不動法者。(六)不動法(梵akopya -dharman ),謂於所得之法絕無退動者。
此六種性自四善根位以來即已有之,故至無學位亦產生六種不同。其中,前五者為鈍根,第六不動法為利根,在見道,前五者稱為信解,不動法稱為見至;在修道,前五者稱為隨信行,不動法稱為隨法行;在無學道,前五者稱為時愛心解脫、時解脫,不動法稱為不時解脫、不動心解脫。又退法與思法二者在見修二道之學位中,缺恆時及尊重二種加行,護法僅有恆時之加行,安住法僅有尊重之加行,堪達法與不動法二者則具有恆時、尊重二種加行。又據大毗婆沙論卷六十二載,此六種性得配於下下、下中、下上、中下、中中、中上、上下、上中、上上等九品。〔大毗婆沙論卷七、雜阿毗曇心論卷五、俱捨論卷二十五、順正理論卷六十八、顯揚聖教論卷三、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十三〕(參閱『九無學』147)
(二)菩薩之六種性。又作六性、六慧。出於菩薩瓔珞本業經捲上賢聖學觀品。就菩薩從因至果之行位而言,分六種性,即:(一)習種性,指十住位,此位之菩薩研習空觀,破除見思之惑。(二)性種性,指十行位,此位之菩薩不住於空,而能教化眾生,分別一切法性。(三)道種性,指十回向位,此位之菩薩修中道之妙觀,因而通達一切佛法。(四) 聖種性,指十地位,此位之菩薩依中道之妙觀,破一分無明而證入聖位。(五)等覺性,指等覺位,此位之菩薩於妙覺雖遜一等,而勝於前四十位,得稱為覺,故稱等覺性。 (六)妙覺性,指妙覺位,此位乃佛果之地位,妙極覺滿,故稱妙覺性。同經復說六堅、六忍、六慧、六定、六觀、六瓔珞等,分別依次配於六種性。〔菩薩地持經卷一種性品、仁王經疏卷中本(圓測)、四教義卷五、天台四教儀集注卷下〕(參閱『種性』5870)
分類:佛學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