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智是什麼意思,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二智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二智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二智

【二智 】

 (名數)一、如理智,如佛菩薩真諦之理之實智也。或名根本智,無分別智,正體智,真智,實智。二、如量智,如佛菩薩俗諦之事量之智也。或名後得智,有分別智,俗智,遍智。十八空論曰:『如理智,即是無分別智;如量智,即是無分別後智。』佛性論三曰:『此二智有二種相:一者無著,二者無礙。言無著者,見眾生界自性清淨名為無著,是如理智相。無礙者,能通達無量無邊界故是名無礙,是如量智相。』行宗記一上曰:『迷是者,障俗諦故。世出世法,唯佛通達,名如量智。迷理者,障真諦故。法性真理,唯佛盡證,境智相冥名如理智。』[囗@又]一、根本智,如理智之異名,真智初起契會真理之智也。證此真理之實智,為通後有為事相之俗智之本,故名根本智。二、後得智,如量智之異名,真智後照了有為萬法之俗智也。此為生於根本智後邊之智,故名後得智。此二者,又稱無分別智,後得智,以根本智之境,離一切之分別也。唯識論十曰:『緣真如故是無分別,緣余境故,後得智攝,其體是一,隨用分二。了俗由證真,故說為後得。』同九曰:『前真見道,根本智攝。後相見道,後得智攝。』[囗@又]一、真智,根本智之異名,照了真諦理性之智也。二、俗智,後得智之異名,照了俗諦事相之智也。真諦譯攝大乘論下曰:『真俗二智,更互相違。』佛性論二曰:『般若有二:一無分別真智,二有分別俗智。』[囗@又]一、實智,達於佛菩薩實理之智也。二、權智,又名方便智,通於佛菩薩權方便之智也。維摩經佛道品曰:『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天台維摩經會疏九曰:『智度是實智,實智有能顯出法身之力。方便是權智,權智外用,能有成辨。』往生論注下曰:『般若者達如之慧名,方便者通權之智稱。』大乘義章十九曰:『知於一乘真實之法名為實智,了知三乘權化之法名方便智。』[囗@又]一、一切智,達於一切法實性之智也。二、一切種智,通於一切法種種事相之智也。聲聞緣覺唯有一切智,佛具二智。智度論二十七曰:『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一切種智是佛事。聲聞辟支佛但有總一切智,無有一切種智。』

分類: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二智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