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行蘊
【行蘊 】
梵語sam!ska^ra-skandha,巴利語san%kha^ra-khandha。行,遷流、變化、造作之意;蘊,聚集、類別之意。佛教將一切有為法分類為五種,稱為『五蘊』,行蘊即其中之第四類,乃指具有造作、遷流性質之諸法所類聚者。俱捨宗將一切有為、無為之諸法概分為七十五法,其中,有四十四種心所與十四種不相應法等,共計五十八法,總稱為行蘊。此繫於全部五蘊中,除去色、受、想、識等四蘊之外,將其餘一切諸行皆統攝於行蘊。然若依準『一切有為法皆為造作遷流者』之義而言,則不獨行蘊,即連其餘色、受等四蘊亦皆可稱為行蘊。惟俱捨宗極力反對此說,如普光之俱捨論記卷一即謂,色、受、想、識等四蘊雖亦屬造作遷流者,然因涵攝行之性質較少之故,故宜各別稱名,而行蘊涵攝行之性質較多之故,故得以稱為行。
行蘊之解釋及其涵攝之範圍,除上記之外,另有異說,如經部與大乘佛教即以六思身為行蘊。所謂六思身,即與六識相應之『思』,如眼觸所生之思、耳觸所生之思,乃至鼻、舌、身、意等諸觸所生之思。此一界說,範圍極為寬廣。〔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一、大毗婆沙論卷七十四、卷七十五、俱捨論卷一、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五本〕(參閱『五蘊』1212)
分類:佛學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