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波羅蜜多各有三種是什麼意思,法相辭典中六波羅蜜多各有三種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六波羅蜜多各有三種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六波羅蜜多各有三種

【六波羅蜜多各有三種 】

p0313

瑜伽七十八卷八頁云:世尊!如是六種波羅蜜多,各有幾種品類差別?善男子、各有三種。施三種者:一者、法施。二者、財施。三者、無畏施。戒三種者:一者、轉捨不善戒。二者、轉生善戒。三者、轉生饒益有情戒。忍三種者:一者、耐怨害忍。二者、安受苦忍。三者、諦察法忍。精進三種者:一者、被甲精進。二者、轉生善法加行精進。三者、饒益有情加行精進。靜慮三者:一者、無分別寂靜極寂靜無罪故,對治煩惱眾苦樂住靜慮。二者、引發功德靜慮。三者、引發饒益有情靜慮。慧三種者:一者、緣世俗諦慧。二者、緣勝義諦慧。三者、緣饒益有情慧。

二解 攝論二卷二十六頁云:此諸波羅蜜多差別,雲何可見?應知一一、各有三品。施三品者:一、法施。二、財施。三、無畏施。戒三品者: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忍三品者:一、耐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諦察法忍。精進三品者:一、被甲精進。二、加行精進。三、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精進。靜慮三品者:一、安住靜慮。二、引發靜慮。三、成所作事靜慮。慧三品者:一、無分別加行慧。二、無分別慧。三、無分別後得慧。

三解 世親釋七卷九頁云:於此宣說波羅蜜多品差別中,顯示體性,各三差別。此中何故說法施等三種差別?謂由法施故;資他善根。由財施故;資益他身。由無畏施故;資益他心。以是因緣,故說三施。三種戒中,律儀戒者:是依持戒。為欲建立其餘二戒;是故安住。所以者何?住律儀者,便能建立攝善法戒。由此修集一切佛法,證大菩提。復能建立益有情戒。由此故能成熟有情。三種忍中,耐怨害忍。能忍受他所作怨害。勤修饒益有情事時,由此忍力,遭生死苦,而不退轉。安受苦忍,能正忍受所遭眾苦。由此忍力,於生死中,雖受眾苦;而不退轉。諦察法忍,堪能審諦觀察諸法。由此忍力,建立次前所說二忍。三精進中,其體差別,即薄伽梵契經中說:有勢、有勤、有勇、堅猛、不捨善軛。彼經五句,即是此中三精進體之所解釋。由被甲精進故;最初有勢。由加行精進故;於加行時,能有精勤。由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精進故;如其次第,於此後時,有勇、堅猛、不捨善軛。故由此三,釋彼五句。所以者何?或有最初、為求無上正等菩提;雖有勢力;而加行時,不能策勵。故說有勤。雖復有勤;心或怯弱。為對治彼;故說有勇。由有勇故;心無退屈。應知怯弱、即是退屈。心雖無怯;逢生死苦,心或退轉。由此退失所求佛果。為對治彼;立無退轉。無轉退者;即是堅猛。故無退轉、顯示堅猛。由堅猛故;逢苦不退。有雖逢苦能不退轉;而得少善、便生喜足。由此不證無上菩提。是故次須說無喜足。是不得少生喜足義。此即顯示不捨善軛。由是義故;說三精進。三靜慮中、安住靜慮者:由此能安現法樂住。引發靜慮者:由此引發六種神通。成所作事靜慮者:謂依此故;成立所作利有情事。是故說名成所作事。由此義故;靜慮有三。安立慧體有三種中、其義易了。

分類:法相辭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法相辭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