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實在論
【實在論 】
(realism)為一種本體論之哲學見解。認為抽像名詞所代表之抽像性質或關係(共相),為真實之存有。以形上學與認識論而言,實在論與唯心論立場相反。唯心論認為只有心(意識)為唯一之存在,一切客體物質(萬法)皆繫於吾人之精神、思想、觀念等作用而得以存在,故又稱為觀念論;實在論則主張客體世界原本存有,並不賴於吾人之認識即已自存。
就佛教而言,小乘佛教對於構成一切萬物之要素(法)是否有其實在性,有不同說法,說一切有部系統主張『三世實有』、『法體恆有』;大眾部系統則主張『現在實有』、『過未無體』。至大乘佛教,如唯識宗與華嚴宗,則強調『唯心所現』、『唯識無境』,不但主張萬有諸法為心之顯現,並強調『心識』亦為空、無自性。故知所謂佛教之存在論,既非唯心論,亦非唯物論,而是一種空、無自性論。
在天台宗,針對唯識與華嚴之觀點,採取『色心雙具』之立場,故湛然與知禮主張:唯心之思想既能成立,則唯色之思想亦能成立。例如,湛然之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七之四(大四六·三八八上):『故圓說者亦應得雲唯色、唯聲、唯香、唯味、唯觸,何但獨得雲唯識耶?若合論者,無不皆悉具足法界。復次,若從末說,一切眾生二種不同,上界多著識,下界多著色。若約識為唯識,攬外向內,令觀內識皆是一識。識既空已,十界皆空;識若假者,十界皆假;識若中者,十界皆中。專於內心觀一切法,觀外十界,即見內心。是故當知,若識若色,皆是唯色。』
分類:佛學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