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聖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賢聖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賢聖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賢聖

【賢聖 】

賢(梵bhadra )與聖(梵a^rya )之並稱。賢,即善和之意,指見道以前調心離惡之人;謂凡夫離惡而未發無漏智,不證理亦未斷惑,系見道以前之位。聖,即會於正理之意,指證見諦理,捨異生性之人;謂捨去凡夫之性,發無漏智而證理斷惑,屬見道以後之位。要之,以有漏智修善根者,稱為賢者;以無漏智證見正理者,稱為聖者。

 蓋佛道修行者有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之別,而此三乘復有賢聖位之分。(一)茲就大小乘諸經論所說之聲聞乘而論其賢聖之別:(1)據中阿含經卷三十所列,以十八學人(有學)與九無學合為二十七賢聖。1.十八學人,即:信行、法行、信解脫、見到、身證、家家、一種、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涅槃、生般涅槃、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2.九無學,即:思法、升進法、不動法、退法、不退法、護法、實住法、慧解脫、俱解脫。又成實論卷一分別賢聖品亦立二十七賢聖,惟其名稱與解釋與中阿含所說互有異同。

 (2)據俱捨論卷二十二以下之分別賢聖品載,於見道以前立七賢,見道以後立四聖及七聖。1.七賢,即:五停心、別相念住、總相念住、暖、頂、忍、世第一法。2.四聖,即: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3.七聖,即:隨信行、隨法行、信解、見至、身證、慧解脫、俱解脫。若以見道、修道、無學道等三道與四聖、七聖相配列,則見道即是上記四聖中初果向位中之鈍根(隨信行),及利根(隨法行);修道即前三果後三向位中之鈍根(信解),及利根(見至);無學道乃第四果中之鈍根(慧解脫),及利根(俱解脫)。至於在此身中得滅盡定之第三果之聖者,則稱為『身證』。故總合上記之七賢、七聖,共為十四類。

 (3)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五本與成唯識論掌中樞要捲上本等亦立二十七賢聖,即:信解、見至、身證、慧解脫、俱解脫、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極七返、家家、一間、中般、生般、無行般、有行般、上流般、退法、思法、護法、住法、堪達法、不動法。其中,亦以前十八項為有學,後九項為無學。又此一配列法系將隨信行與隨法行攝於見道以前之方便位,故若再加此二項,則總為二十九賢聖。

 (二)次將聲聞、緣覺(辟支佛)、菩薩等三乘共攝於『十地』,而論其賢聖之別,此即大品般若經卷十七燈炷深奧品與大智度論卷七十五等所說之『三乘共十地』,即:干慧地、性地、八人地、見地、薄地、離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薩地、佛地等十地;其中,以初二地為賢,後八地為聖。另如大方等大集經卷八海慧菩薩品亦列舉『出離九種性而入於佛種性』之說。所謂九種性,即:凡夫性、信行性、法行性、八忍性、須陀洹性、斯陀含性、阿那含性、阿羅漢性、辟支佛性,再加佛種性,則共為十性;其中,以初三性為賢,後七性為聖。要之,其旨趣大致與三乘共十地之說相同。

 (三)若僅就菩薩位次而言者,如成唯識論卷九所舉,總立菩薩位為五位,即: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究竟位。並以修習大乘順解脫分之善根(即暖位等四善根位以前)之三十心為資糧位;以修大乘順抉擇分之善根(即暖、頂、忍、世第一法等四位)為加行位;以見道初地之『入心』為通達位;以初地之『住心』以後,至第十地之『金剛無間道』為修習位;以佛果為究竟位。其中,即以初二位為賢,後三位為聖。另如華嚴經所說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妙覺位等菩薩四十一位,即以前三十位為賢,十地及妙覺為聖。此外,仁王般若經捲上教化品,別於十住位之前另有十信位之說,故總為五十一位;而菩薩瓔珞本業經捲上賢聖學觀品則詳舉五十二位之名,即: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十心為賢,十地、等覺、妙覺等十二階位為聖。

 准之上記所敘,賢聖之別,諸經論雖皆有其定說,然亦不宜一概判然定奪之,而僅應別其範圍之寬、狹、通、局,如大乘義章卷十七本所說,賢之範圍『通』而聖之範圍『局』,以賢之範圍『通』,故自修道之始至修道之終皆可謂之為賢者,如經中常言『賢者舍利弗』、『賢者須菩提』,非謂舍利弗、須菩提定然僅屬賢位而不屬聖位之人;以聖之範圍『局』,故謂見道以前為凡夫位之賢者,而見道以上始可謂之為聖者。另如俱捨論賢聖品於廣說七賢七聖之時,即通稱為賢聖(梵a^rya -pudgala )。〔舊華嚴經卷八、卷十一、卷十五、卷二十三、大毗婆沙論卷五十四、雜阿毗曇心論卷五、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卷五十七至卷七十二、法華經玄義卷九下、四教義卷二至卷六、俱捨論光記卷二十二〕(參閱『菩薩階位』5221)

分類:佛學大詞典

賢聖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