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是什麼意思,法相辭典中菩薩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菩薩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菩薩

【菩薩 】

p1126

無性釋一卷二頁云:言菩薩者:菩提薩埵、為所緣境,故名菩薩。依弘誓語,立菩薩聲。亦見余處用所緣境而說其名。如不淨等為所緣境,二三摩地、說名不淨,說名為空。或即彼心、為求菩提,有志有能;故名菩薩。

二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七十六卷十三頁云:齊何名菩薩?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如契經言:有一有情、是不愚類,是聰慧類。謂菩提薩埵。雖作是說:而不分別,齊何名菩薩?得何名菩薩?彼契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說者:今應說之。故作斯論。復次為斷實非菩薩、起菩薩增上慢故;而作斯論。所以者何?有諸有情、以一食施、或以一衣、或一住處、乃至或以一楊枝施、或受持一戒、或誦一伽他、或一攝心觀不淨等,便師子吼,作如是言:我因此故;定當作佛。為斷如是增上慢故;顯雖經於三無數劫,具修種種難行苦行;若未修習妙相業者;猶未應言我是菩薩。況彼極劣增上慢者。是故菩薩、乃至初無數劫滿時,雖具修種種難行苦行;而未能決定自知作佛。第二無數劫滿時,雖能決定自知作佛;而猶未敢發無畏言:我當作佛。第三無數劫滿已;修妙相業時,亦決定知我當作佛;亦發無畏師子吼言:我當作佛。齊何名菩薩?答:齊能造作增長相異熟業。問:若諸有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能不退轉;從此便應說為菩薩。何故乃至造作增長相異熟業,方名菩薩耶?答:若於菩提決定,及趣決定;乃名真實菩薩。從初發心乃至未修妙相業來,雖於菩提決定;而趣未決定。未得名為真實菩薩。要至修習妙相業時,乃於菩提決定,趣亦決定。是故齊此、方名菩薩。復次修妙相業時,若人若天、共識知彼是菩薩故;名真菩薩。未修妙相業時,唯天所知。是故未得名真菩薩。復次修妙相業時,捨五劣事,得五勝事。一、捨諸惡趣、恆生善趣。二、舍下劣家,恆生貴家。三、捨非男身,恆得男身。四、捨不具根,恆具諸根。五、捨有忘失念,恆得自性生念。由此得名真實菩薩。未修妙相業時,與此相違。是故不名真實菩薩。問:菩薩得此自性生念,有何利益耶?答:菩薩得此自性生念,離有情過,積集多聞;深信因果,善攝徒眾;所說教誡、終不唐捐。菩提資糧,轉復圓滿。是為利益。得何名菩薩?答:得相異熟業。問:何故復作此論?答:欲令疑者得決定故。謂先作是說:齊能造作增長相異熟業,名為菩薩。勿有生疑;雖齊此位、名為菩薩;而菩薩名、或由證得其餘勝法。欲顯即由相異熟業得菩薩名。不由余法。故作斯論。

三解 發智論十八卷十六頁云:齊何名菩薩?答:應能造作增長相異熟業。得何名菩薩?答:得相異熟業。如說慈氏!汝於來世,當得作佛;名慈氏如來,應正等覺。此何智?答:因智道智。此於何轉?答:有於相異熟業轉。由此名因智。有於無漏根力覺支道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由此名道智。如說此苾芻、即於現法,當辨聖旨;此何智?答:道智。此於何轉?答:此於無漏根力覺支道支得諸漏永盡轉。由此名道智。

分類:法相辭典

菩薩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法相辭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