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戒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傳戒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傳戒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傳戒

【傳戒 】

指傳授戒律予出家之僧尼或在家居士之儀式。又稱開戒、放戒。就求戒者而言,則稱受戒、納戒、進戒。戒分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薩戒等。具足戒為授於比丘、比丘尼者;十戒為授於沙彌、沙彌尼者;八戒及五戒為授於在家之優婆塞、優婆夷者;菩薩戒則不論出家、在家皆可傳授。

 佛教初入我國時,並無傳戒儀式。至曹魏嘉平二年(250)始有曇摩迦羅(曇柯迦羅)於白馬寺譯出僧祇律戒本,此為我國依律傳戒之始。曹魏正元年間(254~255),安息國沙門曇諦譯出曇無德羯磨,傳戒始具備羯磨儀式。東晉道安始提倡嚴肅戒律,制定布薩、悔過等僧尼軌範。東晉曇摩竭多曾浮舟結壇於泗河之上,洛陽竹林寺淨檢尼等四人於此壇從大僧受具足戒,稱為船上受戒,此為我國尼眾受戒之始。或謂淨檢尼等之受戒,未具備僧尼二眾,故戒品不全,僅為一眾邊得戒;而尼眾於二眾邊受具足戒者,應以劉宋元嘉十一年(434),景福寺尼慧果、淨音於南林寺從獅子國(錫蘭)之僧、尼得戒為始。

 關於傳戒所依據之戒本,於五世紀初,十誦律、四分律、僧祇律、五分律等次第譯出,我國戒律典籍遂大致完備。最初盛行十誦律,僧祇律、五分律次第流行,至隋、唐時代,四分律始廣行於世。隨著傳戒之流行,精研律部之風亦盛,戒壇、戒場設立甚多。至明代中葉,封閉戒壇,受戒軌則遂遭廢弛。明萬曆年間(1573~1619),如馨於南京靈谷寺復興戒律,開壇傳戒;三昧寂光繼之重立規制,開設律宗道場於南京寶華山。清代見月讀體(1601~1679)且參照古規,撰輯傳戒正范、毗尼止持會集,遂為近代傳戒之典則。同時又有三峰法藏撰弘戒法儀,超遠復加補充成傳授三壇弘戒法儀一書。復有見月之弟子書玉撰羯磨儀式、二部授戒儀式。諸多戒律典籍之撰出,已使傳戒之體制漸趨完備。又智旭著有重治毗尼事義集要等書,弘讚著有比丘受戒錄、比丘尼受戒錄,樂山老人著有增刪毗尼戒科,皆流行於世,為各地傳戒時所依用。至清代末年,長松見各地傳戒所遵守之戒科不一,故依毗尼刪補合輯弘戒法儀、增補毗尼戒科、傳戒正范諸本,揉成戒科刪補集要,盛行於湖南、湖北一帶。

 傳戒之事於古代唯屬於律宗寺院,近世禪寺、教寺亦相率開壇傳戒。一般傳戒之法皆為連受三壇。據傳戒正范記載,初壇授沙彌戒前之請戒懺悔儀,有淨堂集眾法、通啟二師法、請戒開導法、驗衣缽法、露罪懺悔法、呈罪稱量法等。二壇授比丘戒前之請戒懺悔儀,有明習儀法、請戒開導法、通白二師法、教衣缽法、審戒懺悔法等。三壇授菩薩戒前之請戒懺悔儀,有通白二師法、請戒開導法、開示苦行法等。

 初壇傳戒儀式,於法堂或其他適當場所舉行。受戒之時鳴鐘集眾,待新戒齊集法堂,引禮即作白,後由新戒請師開示。傳戒和尚即開導受十戒意義,並行三歸羯磨;次為說沙彌十戒戒相(沙彌尼亦同)。一一問以『盡形壽能持否』,眾答『依教奉行』,初壇告畢。

 二壇傳戒儀式,於戒壇舉行,即為比丘、比丘尼授具足戒。受戒時鳴鐘集新戒於法堂,迎請戒師入戒壇。十師和尚(三師七證)入壇拈香禮佛畢,繞登壇上就座。傳戒和尚依律命羯磨師作單白羯磨,後差教授師下壇與諸沙彌說衣缽名相,並次第詢問十三重難及十六輕遮,以決定是否允許加入僧團;此為戒律程序上之預審,壇上正式受戒時,復據此一一重問。問畢,傳戒和尚即開導明授戒體法。次依白四羯磨(三讀表決法)儀式,為諸沙彌授比丘戒。受具足戒已,傳戒和尚復舉四重禁戒,警示任犯一禁即失去比丘資格。

 三壇傳戒儀式,一般多就佛殿舉行,若新戒多,於丹墀中舉行亦可。正中敷一高座,供本師釋迦牟尼佛位,左上高座供尊證師十方諸佛、羯磨師文殊菩薩、教授師彌勒菩薩及十方諸菩薩位。右上高座候所請菩薩戒法師。受戒時鳴鐘集新戒於佛殿,請師入壇儀式與二壇略同。一般於受菩薩戒之前,和尚為已受比丘、比丘尼戒者開示後,即為每人燃香於頂,或三炷,或九炷,或十二炷,稱為燒香疤。其後,菩薩戒師為眾開導三聚淨戒(即菩薩戒法):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次起座拈香,二阿闍梨同音作梵。之後,受戒者奉請釋迦如來為得戒和尚,文殊師利菩薩為羯磨阿闍梨,彌勒菩薩為教授阿闍梨,十方一切如來為尊證。繼之教眾懺悔三世罪業及發十四大願。最後依梵網經宣說菩薩十重四十八輕(若授在家菩薩,則為六重二十八輕)戒相,授受問答之方式與授比丘戒略同。儀式後,戒師作禮下座,新戒歸堂,三壇結束。戒期完畢,由傳戒寺院發給戒牒及同戒錄。〔釋氏要覽捲上、大宋僧史略捲上、比丘尼傳卷一、續高僧傳卷六、卷八、釋氏稽古略卷三、佛祖統紀卷四十四〕(參閱『三壇大戒』682)

分類:佛學大詞典

傳戒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