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衛國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捨衛國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捨衛國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捨衛國

【捨衛國 】

捨衛,梵名S/ra^vasti^ ,巴利名Sa^vatthi^ 。為中印度古王國名。又作捨婆提國、室羅伐國、屍羅跋提國、捨囉婆悉帝國。意譯聞物、聞者、無物不有、多有、豐德、好道。又以此城多出名人,多產勝物,故稱聞物國。本為北憍薩羅國(梵Uttara -Kos/ala^ )之都城名,為別於南憍薩羅國(梵Daks!in!a -Kos/ala^ ),故以都城代稱。

 關於捨衛國名稱之由來有數種說法,如毗濕奴富蘭那(梵Vis!n!u -pura^n!a )所載,該都城之創建人為日種王(梵S/ra^vasta )。另如南方佛教所傳,有人問:『此城有何種貨物?(巴kim bhan!d!am! atthi )』城中之人則答:『無物不有。(巴sabbam! atthi )』又梵語s/rava, s/ravas 系耳、聞、好名聞之意,後轉釋為捨衛國之名。

 佛陀在世時,波斯匿王統治此國。據分別功德論卷二載,佛陀於捨衛國前後居

止二十五年,較住於其他諸國長久,由於此國最妙、多珍奇,人民知義理;而祇洹精舍特有神驗,當眾僧講集時,有獼猴數千前來,在左右觀聽,寂靜無聲,諸飛鳥亦普皆來集;以此國多仁慈,故異類影附。大智度論卷三載,捨衛城為佛出生地,為報生地之恩,故多住此。諸經典中,常見其名,且阿含部之諸經、賢劫經、彌勒下生經、彌勒上生經、大寶積經郁伽長者會等諸會,阿彌陀經、文殊般若經、金剛般若經等皆於此處說。

 佛在世時,捨衛國有九億之家,然至西元五世紀初,法顯至此地巡禮時,已頗荒廢,再經二百年,玄奘經此地時,更為荒蕪。如城內原有勝軍王所建大法堂、缽邏闍底精舍、須達長者故宅、指鬘外道悔改證果之處等遺址;城外則有祇園精舍、佛陀為病比丘看病處、舍利弗目連競神通處、外道殺淫女謗佛處、提婆達多陷入地獄大坑、群盜得眼林,及城外西北約十八公里處之迦葉佛本生地等遺址,種種聖跡皆成廢墟。

  有關此國之位置,據英國考古學家康林罕(A. Cunningham)推定,近於尼泊爾之奧都(Oudh,古稱沙只,巴sa^keta ),北方約九十餘公里處,即拉布提河(Rapti)左岸之沙赫瑪赫(Sahet Mahet)地方。因近年在該處發掘銘刻有 s/ra^vasti^ 之巨大佛像、大唐西域記卷六所說周長約五公里之城壁,及記述佈施祇園精舍田地之銅板等,足資證明此處即捨衛國故址之地。〔雜阿含經卷二十三、中阿含卷五十五持齋經、長阿含經卷三、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九、十二游經、四分律卷五十、摩訶僧祇律卷八、阿育王傳卷二、金剛般若經疏、阿彌陀經疏、勝鬘寶窟捲上本、高僧法顯傳、釋迦方志捲上、玄應音義卷三、慧苑音義卷下、A. Cunningham: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J.Ph. Vogel: The site of S/ra^vasti^(J.R.A.S. 1908)〕

分類:佛學大詞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