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威儀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四威儀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四威儀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四威儀

【四威儀 】

梵語catur-vidha^ i^rya^-patha^h!,巴利語catta^ro iriya^-patha^ 。指行(梵gamana ,巴同)、住(梵stha^na ,巴t!ha^na )、坐(梵nis!adya^ ,巴nisajja^ )、臥(梵s/aya,s/ayana ,巴sayana )四種威儀。為比丘、比丘尼所必須遵守之儀則,亦即日常之起居動作須謹慎,禁放逸與懈怠,以保持嚴肅與莊重。佛教中之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等,皆不出行、住、坐、臥四者,一般以行如風、坐如鍾、立如松、臥如弓之四威儀,最為重要。

 關於四威儀之法規定制,於各經論及諸師多有戒制,茲就行、住、坐、臥四者而論:

 (一)行:據道宣之教誡律儀載,行走之時,不得垂手及左右顧視,必須直視前方七尺之地,勿踏蟲蟻及急行,並不得與女子、醉酒者同行等。據大明三藏法數卷十八載,修道者於舉止動步,心不外馳,無有輕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此外,於一定區域內反覆往返之行走,稱經行,

繫於飲食之後所行,藉以資養身心。

 (二)住:據教誡律儀之在師前立法條載,不得直立於師前後,不得距離太近或太遠,並不得立於高處、上風處,必須側立於師之額角七尺許處。據大明三藏法數卷十八載,修道者非時不住,於住時,隨所住處常念供養三寶,讚歎經法,廣為人說,思惟經義,此為如法而住。又大比丘三千威儀捲上,舉出鬧門間、屠殺處、祠祀處、橋下、橋頭、四徼道、空閒處等七地,為惡鬼之住處,故不宜居住。

 (三)坐:據教誡律儀載,未喚坐,不得輒坐,不得同床共坐,若坐時腳未著地,則不得坐等。據大明三藏法數卷十八載,修道者跏趺宴坐,諦觀實相,永絕緣慮,澄湛虛寂,端肅威儀,此為如法而坐。又大比丘

三千威儀捲上載,不得與女人連席而坐,於床上時,不得思念歎息世間事等。在佛教中,坐時必須陳敷坐具,通常皆用結跏趺坐、半跏趺坐等坐法,若疲勞時,可伸展一腳,但不得舒展兩腳。然於密教,尚有多種坐法之說。

 (四)臥:據教誡律儀、大比丘三千威儀捲上等載,臥時必須敷鋪臥具,並以右手為枕,右脅向下,左手伏左膝,兩足相疊,面當看外,不得看壁,且不得赤體、思惟惡事等。據大明三藏法數卷十八載,修道者非時不臥,為調攝身心乃暫臥,臥時右脅而宴安,不忘正念,心無昏亂,此為如法而臥。

 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五舉出,仰臥為阿修羅之臥法、伏臥為餓鬼

之臥法、左脅臥為貪慾人之臥法,三者應制止,僅准許右脅臥;若有惡眠、老病、右脅癰瘡者,則不在此限。又右脅臥受到認許,乃因佛陀入滅之際,系頭向北而面向西之右脅臥,故以此式為最上之臥法。上記之行、住、坐、臥四威儀,加上語、默二項,則為『六作』。

 此外,善導之觀經疏散善義載,於行、住、坐、臥間,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之名號,唸唸不捨,稱為正定業。〔中阿含卷十一頻鞞娑邏王迎佛經、菩薩善戒經卷五、卷八、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二、十誦律卷四十五、五分律卷二十七、大智度論卷一、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三之四、摩訶止觀卷二之二、南海寄歸傳卷三〕(參閱『經行』5551)

分類:佛學大詞典

四威儀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