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雜阿含經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雜阿含經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雜阿含經

【雜阿含經 】

梵名Sam!yukta^gama ,巴利名Sam!yutta-nika^ya 。音譯作散瑜乞怛迦阿甘。凡五十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收於大正藏第二冊。為北傳四阿含之一。關於雜阿含名稱之由來,據五分律卷三十、四分律卷五十四等所舉,此經乃佛陀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子、天女等講說四聖諦、八聖道、十二因緣之教說,今集為一部,稱雜阿含。又據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載,以彙集文句之雜者,故稱雜阿含。另據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載,雜阿含,乃闡明諸禪定,為坐禪人所必習之法門。又據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載,一切事相應教,間廁鳩集,故稱雜阿笈摩(雜阿含)。

 全經共有五十卷,一三六二小經(大正藏編目),內容相當於南傳巴利本之相應部(Sam!yutta-nika^ya,共有五聚五十六篇二○三品,計二八五八小經),為漢譯四阿含中之最大部者,其成立時期,亦為四阿含中之最早者。依性質而區別,全經可分為三大部類:(一)第一部分,即『修多羅』,內容為蘊、處、緣起、食、諦、界、念住等之道品。(二)第二部分,即『祇夜』,為以偈頌問答而說法。(三)第三部分,即『記說』,為佛及諸弟子之所說,此分別編於各卷之中。上述之三大部類,依次相當於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所舉之『所說』、『所為說』、『能說』三類。

 雜阿含經保存了原始佛教之風貌,其中雖含有後代之編纂,然大部分皆為早期成立者。本經之法句大多簡明,於實踐上之修行法門,列有念住、蘊、界等道品。由佛陀及弟子對話之中,顯現出四雙八輩之別,依八眾而說『眾相應』,使在家、出家、男女老少、諸大弟子等皆能領受法益。

 近代學者對四阿含之研究,乃以西方學者為先驅,而由日本學者作進一步之論究。其成果雖豐碩,然大抵皆較偏於巴利聖典之研究,而忽略其他語文之原始聖典。漢譯四阿含因卷帙浩繁、篇章重複、詞語反覆、譯文拙澀等因素而較不普及,故我國近代佛學之研究,於認識阿含經典之重要後,乃趨向於阿含思想之探討。以雜阿含為例,現存本由於內容不完整,且次第紊亂、脫落,加以經文生澀難懂,近代學者遂重新整理本經。目前有佛光山佛光出版社之『雜阿含經』,及印順之『雜阿含經論會編』兩種新本。佛光版雜阿含採用新式標點,段落分明,著重巴利本、漢譯異譯本之對照,重新勘定卷數之次序,於每小經皆列有經意解說,經文難懂不明處亦列有巴利文或譯成中文。此外,校勘嚴謹、註解詳備、索引齊全,均為該版之特色。印順之雜阿含經論會編則以雜阿含經與瑜伽師地論相對照為最大特色,另又採取印度舊例,以內容分類,而捨除漢譯經分卷之傳統,共成七誦五十一相應。

 據日本學者赤沼智善之『漢巴四部四阿含互照錄』載,南傳相應部與北傳漢譯雜阿含經二者間,不僅所收經之存闕不一,且所說之義理相違之處亦不少。另一學者姊崎正治參酌巴利文相應部、別譯雜阿含經、有部毗奈耶雜事等經書,於其著作漢譯四阿含(The four Buddhist A^gamas inChinese)中嘗試將雜阿含經匯類成八誦(品)六十三部。

 此外,現存雜阿含經中之卷二十三、卷二十五兩卷中之阿育王因緣經、法滅盡相經、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因緣經等三經,相當於梵文 Divya^vada^na、西晉安法欽譯之阿育王傳、梁代僧伽娑羅譯之阿育王經。上述卷二十三、卷二十五兩卷中之三經,應為『無憂王經』,自經義內容而言,實不宜編入雜阿含經中。故我國兩種新編之雜阿含經皆將此三經自雜阿含經中刪除,惟佛光版仍將之編列為附錄,以供讀者參考。本經所載首尾具足之小經經數,約一千三百經。日本大正藏將各經一一編列經號後,所得之一三六二小經即是包含上述之卷二十三、卷二十五兩卷。佛光版雜阿含經刪除阿育王因緣經等三經,實得一三五九經,並依部帙之重整而新編經號。印順之雜阿含經論會編則將一經之終所列舉與此經有關聯之數經,分別計為一一經,則全經之經數共得一萬餘經。日本『國譯一切經』亦採用此法,惟其總數與印順所計略有出入。

 題名為『雜阿含經』之漢譯本有三種,其他之別生經則有三十種之多,總計三十三種。此外,以巴利文書寫的南傳相應部之原文,自西元一八八四年校訂出版後,陸續有英譯、德譯、日譯等譯本出版。另相應部中有五世紀錫蘭佛教大論師佛音(巴Buddhaghosa )之註釋 Sa^ratthapaka^sini^,於一九二四年由毗亞提沙(W.Piyattisa)出版。

 近時於我國新疆地方發現之梵文殘卷中,有相當於漢譯雜阿含經之斷片。日本學者渡邊海旭、岡教邃等皆曾就此梵文殘簡加以研究,而發表諸多論文。另於西藏大藏經中,亦收有相當於漢譯雜阿含經之單經。

 關於雜阿含之傳承部屬,據法華經玄贊卷一本、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四末、華嚴經疏鈔玄談卷八等所舉,四阿含均為大眾部所傳;然俱捨論稽古卷上舉出,雜阿含、中阿含為說一切有部(薩婆多部)所傳;印順則認為漢譯雜阿含為說一切有部所傳,巴利文相應部為赤銅鍱部所傳,別譯雜阿含經則近於飲光部所傳。〔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三十九、分別功德論卷一、撰集三藏及雜藏傳、出三藏記集卷二、梁高僧傳卷三、法經錄卷三、歷代三寶紀卷十、開元釋教錄卷五、卷十三、大藏聖教法寶標目卷六、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六、閱藏知津卷二十九、大藏經南條目錄補正索引、雜阿含經刊定記(呂澄,內學年刊第一輯)、雜阿含經蘊誦略釋(聶耦庚,內學年刊第二輯)、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印順)〕(參閱『阿含』3617、『阿含經』3619)

分類:佛學大詞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