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能變識是什麼意思,佛學次第統編中三能變識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三能變識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三能變識

【三能變識 】

  一切我法,皆是其假。不過隨情施設,妄有種種相轉。而種種我法之相,不過皆依識所變現。然識雖有八種,以類別之,則唯有三。此三能變,即異熟、思量、了別。

  第一能變識:

   一、此阿賴耶識,約當體自相言,具三藏義,即雲藏識。

   二、由過去善惡業習成熟之力,所感無記果報總報總主,是為異熟識。

   三、此識一類無記,受前七識諸法之熏,持前七識諸法之種,現在未來前七諸法一切現行,皆由此識所藏種子發起,為一切種識。

   四、此識能緣行相,極為微細。此識所緣五淨色根及諸種子,亦甚微細。此識所緣外器世間,難可測量。

   五、此識所緣相分,執受勝義浮塵五根及諸種子,並依報世間。若於死位,此識最後捨去,若於生位,此識最先來執。

   六、此識能緣見分,以了別為現行之相狀。

   七、與觸、作意、受、想、思、遍行五心所,恆相應起。

   八、此識行相極不可知,不能分別苦樂,故於三受,唯與捨受相應。

   九、此識是善惡所招苦樂之果,體非善惡,又不與根隨煩惱相應,故於三性,是無覆無記。

   十、觸等五個心所,亦如此識,惟是無覆無記性攝,亦屬異熟,所緣行相,亦不可知。

  十一、此識無始以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是謂為恆。唸唸生滅,前後變異,是謂為轉。恆則非斷,轉則非常,非斷非常,因果法爾。望前名果,望後名因,喻如暴流,長時相續,而非斷常。

  十二、此識如水,前七轉識,依此得起,猶如波浪。此識所現境界之相,能與轉識作增上緣,猶如猛風。

  十三、三界九地,但隨夙世善惡引業所牽受生,分毫不能自作主張。

  十四、此識阿賴耶名,以被第七識執為我故。迨聲聞乘之第四果,緣覺乘之辟支佛果,大乘菩薩第八不動地以上等之阿羅漢位,我執永伏,爾時此識,即便先捨,不復名阿賴耶,至異熟識名。以是善惡漏無漏業,已成熟時,所招感故,直至金剛道後,圓滿佛果,方得捨之。一切種識,名通於因果凡聖等位,但至成佛之後,則維持圓滿無漏善種,盡未來際,利樂有情,更不受熏。以其一切有漏種子,及一分劣無漏種,皆永斷故,名之為無垢淨識。以其與極善無漏之慧心所恆相應故,名之為大圓鏡智。此識一轉,此智一發,則法界洞朗,真俗等觀,普照十方塵剎中也。

  第二能變識

   一、此末那識依第八識轉,第八識之現行,是此識之根本依。第八識中所藏第七識之種子,是此識之種子依,轉者謂相續生起。

   二、此識即緣第八識之見分,而起微細我法二執。

   三、此識所緣,托第八識見分以為本質,於三境為真帶質境。

   四、三界有情,所以枉受輪迴,不證涅槃,通以此執為本,故雲通情本。

   五、此識隨所生處,必緣第八識之見分,妄執為我,故為非量。

   六、此識以恆審思量而為體性,即以恆審思量而為行相。第八則恆而不審,第六則審而不恆。前五則不審不恆,惟此第七,於有漏位,恆審思量,非我執我,無始隨逐,無時暫捨,所以有情昏迷,不能自拔。

   七、此識從無始來,若未轉與平等性智相應,則任運恆緣藏識見分,與四我根本煩惱相應,及余觸等遍行五心所、八種大隨煩惱、別境中慧、相應,共有十八心所也。

   八、前六轉識,修施戒等諸善行時,由此第七唸唸執我,令所修善,不能忘相,故名染依。若此識轉為平等性智,則前六識所修諸行,皆成無漏,名為淨依。所以前六轉識,呼此七識為染淨依也。

   九、此識由與四煩惱等相應,隱蔽真理,故是有覆。非善不善,故是無記。

   十、隨其所生二界九地,即系屬於此界此地。

  十一、此我執相應之末那,二乘無學,方得永斷。菩薩八地以上,無功用行,方得永伏。那含聖者,登地菩薩,入滅盡定,亦暫伏滅。聲聞初果以上,菩薩登地以上,第六意識,入二空觀,真無我解,及後得智。二無漏道,若現前時,斷盡分別二執種子,亦暫伏滅俱生二執現行,得與平等性智相應。

  十二、四智菩提,皆是如來自受用報身所攝,而用各不同。若為地上菩薩所現他受用報身,則是平等性智之用。

  第三能變識

   此能變識差別有六種:謂依六根而住,由六根而發。系屬於六根,助六根了別。如六根之各緣一塵,故有六種識。六識皆以了別塵境為自性及行相。

   前五識

   一、前五識於性等三境中為性境。

   二、前五識於現等之量中為現量。

   三、前五識於善等三性全通。蓋五識能助第六意識作善惡業,若與信等相應,則善性攝;若與無慚等相應,則惡性攝;俱不相應,則屬無記性攝。

   四、五識中除鼻舌二識,惟欲界得行外。眼耳身三識,唯欲界五趣雜居地,及初禪離生喜樂地,此二地中得行。二禪以上,並眼耳身之三識,亦不起現行也。

   五、前五識但與三十四心所得相應,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中隨二、大隨八『若噁心中定有此十,若有覆無記心中,定有掉舉等八故』及貪嗔癡根本之三。

   六、五識能領納順等三境相,即與受三相應。

   七、五識於勝義浮塵二種根,系淨色根,謂勝義五根。依五淨色根,乃發五識,此根即名增上緣依。眼識則更須空等八緣,方由生起現行。故雲眼識九緣生,耳識八緣,鼻舌身但七緣。緣具則不妨俱起,緣缺則不必俱生,如波濤依水,多少無定。

   八、五識中鼻舌身三,合中取境。眼耳二種,離中取境。但五根對境,無緣慮用,但如鏡中無別分析。及五識緣境,則有自性分別,任運起貪嗔癡,然猶無有隨念計度二種分別。所以不帶名言,不執為外,仍名現量,同時率爾意識,亦復如是。直至尋求等流心起,方墮比非二量之中,根識不同之致。惟有秉大乘教以智觀察,乃能分之。若愚法聲聞,則便難於分別,況凡外乎。

   九、五識必以第八根本識之現行而為共依,又必以第八識中所藏五識種子為各別親依。

   十、此五識至果位中,轉為成所作智之時,猶自不能親證真如體性。但於自識變起真如相分,以觀二空之理。故非根本智攝,惟是後得智攝。未成佛前,一向有漏。直俟金剛道後,異熟識空,轉成大圓鏡智相應之庵摩羅識,名為圓明初發。爾時庵摩羅識所持五根成無漏故,依根所發五識亦成無漏,名為成所作智相應心品。能於盡未來時,遍十方界,示現三輪不思義化,度脫一切有情生死苦輪。

   第六識

   一、此識於善等三性通具。

   二、此識於現等三量過具,若與五識同起,率爾緣現在境,不帶名言,不執為外,則屬現量。若入禪定,緣禪定境,亦屬現量。若入二空觀智,或根本智,親證真如,或後得智,變相觀空,亦皆現量。若藉眾緣而觀於義,不倒不謬,如見煙知火,見角知牛等,則名比量。若顛倒推求,虛妄計度,不能如理而解,不能如事而知,如無我計我,不淨謂淨等;又如見機疑人,見繩疑蛇等;又如翳睹空華,捏觀二月等;皆名非量。

   三、六識最明利,故能通緣三境。

   四、三界輪轉之時最易。

   五、此第六識心與五十一心所皆得相應,隨其所起,或多或少,初無一定,故須臨時別配,具如唯識論中諸門分別也。

   六、此第六識心,或時與信等相連,則為善性。或時與根隨煩惱相連,則為惡性。或時不與善惡相連,但與遍行別境等相連,則便為無記性。故三性恆轉易也。或緣欲界,或緣色界,或復緣無色界,故三界恆轉易也。或時喜受,或時樂受,或時憂受,或時苦受,或時不苦不樂名為捨受,故五受恆轉易也。

   七、六識必以第八根本識之現行,為前六識共依。又必以第八識中所藏,六識種子,為別親依。

   八、身語二業,皆由此第六識方能動發。由第六識與發業惑相應,能造善惡引業。此業雖謝,所熏種子,至成熟時,能招六道總報。由第六識與潤生惑相應,能造善惡滿業。此業雖謝,所熏種子,至成熟位,能招六道別報。所招總報,名真異熟;所招別報,名異熟生。若總若別,苦樂萬狀,皆第六識造業所牽感也。

   九、前五識所藉緣多,緣有具缺,故起滅不定。第六意識所待緣少,緣具無缺,故常得現起。但除五位,暫時不行。一、生無想天。二、入無想定。三、入滅盡定。四、極重睡眠。五、極重悶絕。

   十、由資糧加行位中,用有漏聞思修慧,漸伏我法二執現行,亦復助熏無漏智種,令其漸漸成熟。故至初歡喜地,頓斷分別我法二執種子,得與妙觀察智相應。然其俱生我法二執之現行纏繞,及隨眠種子,尚自未斷,猶須數數修習之力,乃能伏斷。第七地後,俱生我執永伏,雖有俱生微細法執,或時現起而非有漏,故能觀察諸法,圓滿明淨,普照大千世界,機緣隨應,說法化度。

  三能變相,是八識自證分所變相見二分也。相見俱依自證而起,自證分是相見二分所依。

分類:佛學次第統編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次第統編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