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得度
【得度 】
(一)蒙受教化,渡越生死之海,而達於涅槃之彼岸。引申為剃髮出家;以出家入道為到達彼岸最初階梯之故。印度原有不滿十二歲未得父母允許,或諸種疾病者不得出家之限制。摩訶僧祇律卷二十三、二十四更列舉壞比丘尼淨行、賊盜住、越濟人、五逆、六種不男、太小、太老、截手、截腳、截鼻、盲、聾、啞、躄、鞭瘢、印瘢、拔筋、克筋、曲脊、王臣、負債、病、外道、兒,奴、身不具、陋色等各種不得出家之規定。
我國古來出家原無限制,其後因僧數遽增,又庶民常藉出家來逃避征課,乃設僧籍以登錄之,正式得度者授予度牒,而嚴禁私度。佛祖統紀卷五十一載,梁末帝時(913 ~923 在位)敕令天下僧尼入京比試經業。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一亦載隋、唐、宋、元、明代,皆曾行試經度僧。然亦有於一時度多數量之僧或依進納『香水錢』而特下附度牒。又隋煬帝時(604~616 在位)詔七日間度千僧,後世稱『特恩度牒』。又唐肅宗至德年間(756~758)依宰相裴冕之奏請,賣度牒,稱之為『進納度僧』。得度有一定規則、儀式,稱得度式。宋元時代禪林沙彌得度之儀式,據敕修百丈清規卷下大眾章載,行者選定受度牒之日,屆時設置供物,禮請三師,入僧堂剃髮,著袈裟,受三歸五戒、沙彌十戒,出堂後,拜詣方丈,最後巡寮禮謝。
日本亦甚早即有試經得度之制,平安朝時代更定年分度者之制,每年各宗總計十二人,且有年齡等之規定。〔四分律卷三十二、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四、佛祖統紀卷四十五、釋氏稽古略卷三、續日本紀卷七〕(參閱『出家』1558、『度牒』3779、『試經』5607)
(二)又作得道。得無漏聖道或菩薩之無生法忍、無上菩提。(參閱『得道』4555)
分類:佛學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