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積經(一百二十卷)是什麼意思,閱藏知津中大寶積經(一百二十卷)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大寶積經(一百二十卷)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大寶積經(一百二十卷)

【大寶積經(一百二十卷) 】

唐南印土三藏沙門菩提流志譯

  三律儀會第一(三卷)﹕佛住耆闍崛山王,坐大蓮華。與八千大比丘,八千大菩薩,五百比丘尼,五百優婆塞,五百優婆夷,及天龍八部俱。摩訶迦葉請問攝受何法修行,增長成熟諸如來道,取諸功德,增長證入無上菩提,得不退轉?佛告以求佛智能力無畏者,無有少法為其可得。無所依倚,種諸善根,若有所得,即為著想,乃至備明執著過患,亦明法滅天人悲歎等事。後明在家菩薩種種三法。

  無邊莊嚴會第二(四卷)﹕無上陀羅尼品第一,佛住迦蘭陀竹林。無邊莊嚴菩薩為諸菩薩請問微妙法門,佛為說如來之智,攝諸善巧,有所宣說,無不清淨,隨根成熟,法皆平等,自性清淨,如實了知,而無有法了不了者。以一切法皆假名說,不可施設,亦無示現,皆真勝義,不住分別,亦非不住,乃至如幻如夢,無有高下。以此清淨弘誓攝眾生時,實無少法而可著故。復說法門陀羅尼句,廣說陀羅尼門理趣差別。智能善巧。出離陀羅尼品第二,說佛十力及說陀羅尼二章。清淨陀羅尼品第三,佛先以神通力,令此眾會見十方佛。及聞說法,次說四無所畏,及說十四咒說頌竟,勸持結益。然後無量辯才菩薩請問結名。

  密跡金剛力士會第三(七卷)(竺法護譯)﹕佛游靈鷲山,與四萬二千比丘,八萬四千菩薩,及天龍八部四眾人等說大士業。法名淨濟,金剛密跡稱歎方便智度二業,當成佛道。寂意菩薩請密跡敷演如來秘要。佛亦敕之。密跡誡眾勿恐勿怖,先說四不思議,寂意入定,散華作供。密跡乃說諸菩薩密,引古帝釋善自在,化作仁良蟲,以身肉普救國人病,明身秘密。次明言密,引古寂然梵志,答樓夷仙樹葉多少之數。樓夷,即舍利弗。寂然,即釋尊也。次說心密竟。大眾獲益,地動雨華。雷音菩薩以神通力,先於天樂,讚歎法門,次來禮佛。傳雷音王佛問訊之命。眾會乃問密跡夙因。佛具述千佛探籌,樓由最後。及法意法念二弟,一願作金剛力士,侍衛千佛。一願作梵天,勸請千佛轉法輪,今密跡。即法意也。次說行佛道業三十二事,寂意復問如來三密。密跡先說身密,引應持菩薩不見佛頂事證。又明佛不受食,諸天取去濟苦眾生等事,大眾獲益,天樂自鳴。世尊摩頂贊印。次說口密,具明六十種音,引大目連窮佛音聲不得邊際事證,及說咒二十二首,廣明如來言辭不可限量,大眾獲益。次說心秘要,現瑞獲益。又地裂出水,高灑世界,表持經瑞,寂意復請密跡具說如來苦行。莊嚴道樹,降魔受供轉法輪事。眾復獲益,佛贊印之。寂意又問寂然惔怕等義,佛詳答之。眾又獲益。欲知密跡何時成佛,佛為授記。密跡請佛於曠野國七日受供。佛於毗沙門宮應病演法,令各獲益。又為護世四王說十法、八法、六事、四事、二事。為密跡說菩薩十事無瞋恚法。八法心無恐懼,四事而得自在。四事入於法門,八力致開士行。密跡宣咒,諸天偈歎。佛還靈鷲,阿闍世王來見。佛為說密跡夙因,密跡以金剛著地,王及帝釋目連皆不能舉。因為王說有十大法,逮得大力。及說仁和八法,往來周旋四法。又答世王信坐之問,答賢王天子寂然之義。贊其從阿閦國來,入法室總持。密跡請佛建立法典。佛周觀四方,說頌建立,並述往事以結成之。

  淨居天子會第四(二卷)(竺法護譯)﹕佛住耆闍崛山,與大菩薩比丘眾六萬人俱。佛於食後入三昧,震動大千,諸天來集。金剛摧天子說偈問法。佛為說菩薩百八夢相;先標,次釋。後偈明菩提心無有退轉,眾生行不可思議。六萬天人,得不退轉。十八那由他天人,發菩提心。十千欲退菩薩,捨除罪過,逕登補處。與彌勒同時成佛。

  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二卷)﹕佛住耆闍崛山,與萬二千大比丘俱。及普賢文殊彌勒賢護等無量無邊菩薩,皆來集會。阿難問佛光瑞希有之故。佛為說往昔法處比丘四十八願,現成無量壽佛,廣贊極樂世界依正之妙,極勸發願往生。

  不動如來會第六(二卷)﹕授記莊嚴品第一﹕佛在耆闍崛山,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舍利弗請問往昔菩薩發趣修行。被精進甲,功德莊嚴。佛舉不動菩薩所發種種弘誓答之。佛剎功德莊嚴品第二,具明妙喜世界諸莊嚴事。聲聞眾品第三,明不動國聲聞無數。菩薩眾品第四,明不動國菩薩更多。在家者少。出家者多。及明魔不為擾。涅盤功德莊嚴品第五,明不動佛入涅盤後所作佛事,法住久遠。往生因緣品六,明種種善根回向,得生彼剎,及勸囑流通。

  被甲莊嚴會第七(五卷)﹕佛住迦蘭陀竹園。無邊慧菩薩說偈問法。佛亦說偈許答。次正問被大甲冑,佛具答之。初一番長行偈頌,列諸甲冑名。第二番長行偈頌,明此甲冑無相無名,不可破壞。第三番長行偈頌,明其乘於大乘。第四番長行偈頌,明其住八正道。第五番長行偈頌,明發趣攝取正道之法。第六番長行偈頌,明一一皆以慧為先導。第七番長行偈頌,明其隨入一切法,大饒益眾生。第八番長行偈頌,引古栴檀香光明佛時,有轉輪王名一切義成,能求此法,已成超無邊境界王佛。第九番長行偈頌,明於諸法得法光明,不墮諸見。第十番長行偈頌,因勝慧菩薩問,明無所行而行。第十一番,勝慧說頌讚佛,誓願持法。第十二番,佛說偈贊成之,並說古遍照佛時,勇猛軍轉輪王聞法受持,已成無邊精進光明功德超勝王佛。次因無邊勝菩薩問,為說長行偈頌,明無住而住,為如理住。次因無邊慧問,為說長行偈頌,明無所安立無畏發趣之義。又說往古月燈王佛時,雲音無邊音二大士聞此法門,皆已成佛。若有精勤修習者,當得一切法海印三昧,又能攝得阿字等諸三昧印。又說往古超過須彌光王佛時,勇猛軍勇猛力二大士受持此法,皆已成佛。一名無邊辯才,一名最勝光明。次有慧義菩薩歎法希有,佛印成之。次加持付囑流通。

  法界體性無分別會第八(二卷)(曼陀羅仙譯)﹕佛在給孤獨園,與八千比丘,萬二千菩薩,三萬二千天子俱。寶上天子念請文殊說法。佛敕文殊說法界體性因緣。文殊與舍利弗互相問答,五百比丘得無漏心。文殊復與舍利弗問答,發明無縛無脫,二百比丘不忍而去。文殊化作一比丘與之問答,令得無漏。次與阿難發明比丘有增上慢無增上慢之義。次答寶上天子發明菩薩六度清淨,四念清淨,如實授記等義。及明菩薩得自在品,諸天發心。世尊,贊印。天子與文殊種種問答,發明不生自在等義,五百菩薩皆得道記。次授寶上天子道記。魔王波旬與眷屬來,佛以神力。令問文殊。菩薩修畢竟行,善知方便行般若義。文殊答之。又以神力,令魔變作佛身,說於佛法,五百菩薩得無生法忍。又變舍利弗亦為佛身,與魔問答。比丘斷漏,諸天發心,有千菩薩從四方乘空來,發願受持守護此經。佛亦放光守護。付囑流通。

  大乘十法會第九(一卷)(佛陀扇多譯)﹕佛住耆闍崛山,與五百羅漢,無量無邊菩薩俱。淨無垢寶月王光菩薩問大乘義。佛以十法答之,一信成就。二行成就。三性成就。四樂菩提心。五樂法。六觀正法行。七行法慎法。八捨慢大慢。九善解如來秘密之教。十心不悕求二乘。各有長行偈頌,魔外皆悟無生。

  文殊師利普門會第十(一卷)﹕佛在耆闍崛山,與八百比丘,四萬二千菩薩俱。又無垢藏菩薩,與九萬二千菩薩,從普花佛國而來。及他方此界無量無邊菩薩悉來集會。文殊請說普入不思議法門,佛為說二十八三昧名,一一頌示。又說十四種三昧名,及功用。

  出現光明會第十一(五卷)﹕佛在耆闍崛山,與五百比丘,八十那由他補處菩薩,及四十那由他大士俱。月光童子問佛昔修何業,能得決定光明等一切光明。佛以偈答先五言偈,答光音。次七言偈,答光用。次四言偈,說月光本事。次七言偈,明愛樂此經不愛樂此經差別,及顯受持功德。次五言偈,明昔求經之行,及懸知未來之事。次明八十種善根資糧成就,出現光明。復有八十種法,能成如來無礙解脫。月光偈贊發願,世尊微笑放光。彌勒偈贊廣問,世尊摩月光頂,說偈付囑。月光請佛受食。佛入城時,現大神變,空中宣百千頌,廣說妙法,及說咒二章。既受供已,為說行施資糧,有八十種殊勝功德。次說欲成陀羅尼者,應當遠離八十種人。

  菩薩藏會第十二(二十卷)(玄奘譯)﹕開化長者品第一,佛於室羅筏國安居竟。游摩竭陀國,詣鷲峰山。賢守等五百長者見佛於路,頌讚相好。問捨家因,佛答以觀諸眾生十苦、十惱、十稠林、十毒箭、十愛、十邪、十不善業、十染污法,十種纏縛。所以捨家。長者說頌,願聞妙法。佛廣說根、麈、蘊、界,因緣等法。無我不實,長者得法眼淨。次說一切熾然,長者即善來得戒,證阿羅漢。金毗羅天授記品第二,護城藥叉名金毗羅,奉佛妙供。眾神各奉僧供。佛授金毗羅無上道記。金毗羅莊嚴道路,隨佛至鷲峰山。佛命阿難敷大法座,命目連集諸苾芻大迦葉等。同來法會。試驗菩薩品第三,舍利子問菩薩法,佛答以菩提心,及備信欲。如來不思議性品第四,詳說如來十種不可思議法,一信受如來不思議身。二不思議音聲。三智。四光。五屍羅。及以等觀。六神通。七力。八無畏。九大悲。十不共佛法。四無量品第五,述過去大蘊如來,為精進行童子。說大慈等四波羅密。陀那波羅密多品第六,具明五十種清淨行施,三十種上妙功德。屍波羅密多品第七,明身語意三種妙行,十種極深重心,十種發心。獲人中天上各四廣勝處法,乃至種種四法。次明五十種清淨屍羅,次明過去最勝眾佛之時,有得念菩薩,常修梵行,已成娑羅王佛。次明菩薩行清淨戒,應於眾生起父母想,訶欲過失。羼底波羅密多品第八,具明畢竟非畢竟忍。毗利耶波羅密多品第九,明十障礙法不應隨轉,當勤精進受持開演此菩薩藏,及明三業精進之相,次明在家出家菩薩,各有五損減法。次說往古律儀童子精進行,及法行苾芻精進行。靜慮波羅密多品第十,明菩薩依四禪發五通,遠勝二乘,及得種種大定。般若波羅密多品第十一,先明四十一法趣入聞相,次明起正行相,次明如理方便作意,次明如理證入如理之句,如理正觀。次復廣明十種善巧,次明妙慧,及到彼岸義。次明五番十種功德。大自在天授記品第十二,結前大蘊如來,為精進行童子。廣說四無量,及六度已。又說四攝法,然不授菩提記。次值寶性如來,轉名善慧長者,亦不得記。次值放光如來,轉名迷伽儒童,散華布發,乃得授記。證無生忍,皆即釋迦本生事也。於是那羅達多長者子,發大乘意,與妻子眷屬樂工,及城中十千人民,廣興供養,立大乘誓,佛為現大神變,授三乘記。及勸受持。

  佛為阿難說人處胎會第十三(一卷)﹕佛在給孤獨園。阿難日晡從禪定起,與五百比丘見佛。佛為說入胎因緣,胎中三十八七生長相貌,出胎七日後所生八萬戶蟲名字。結明五陰皆無常、苦、無我、我所,阿難得法眼淨。五百比丘,漏盡意解。

  佛說入胎藏會第十四(二卷)(義淨譯)﹕度難陀出家,令見天宮地獄。為說入胎住胎出胎諸苦。同前。又說三塗劇苦,教令修四念處。乃至重說偈已,難陀證阿羅漢。大眾疑問往因,佛為具說本事。

  文殊師利授記會第十五(三卷)(實叉難陀譯)﹕佛在耆闍崛山,與比丘千人,菩薩八萬四千,諸天七十二億,及天龍八部諸大眾俱。向阿闍世王宮,現大神通。為摧過咎菩薩說大悲法,及授道記。次應供還山,從禪定起,天人雲集。舍利弗請問嚴淨佛剎之行,佛現神變,更集十方無量剎中諸大菩薩。命彌勒敷大法座,升座動地,乃為舍利弗說一法增至十法。及說種種淨行,因果相稱,結以三法。謂大願殊勝,住不放逸,如所聞法,起正修行,次授四萬菩薩道記。次有師子勇猛雷音菩薩,請問文殊何時成佛,得何佛剎。佛令自問文殊,深顯第一義諦法界實相之理,大眾獲益。次問發心久近,佛述雷音佛時普覆王事,已化二十億眾生皆成佛竟。次問將來佛剎莊嚴。佛敕文殊自說昔願。略有十節。佛因記其佛名普見,剎名隨順積集清淨圓滿。所有莊嚴,遠勝極樂世界。如以大海比一滴水,唯東方普光常多功德海王佛剎,名住最上願,與等無異。及有四大菩薩,東光明幢,南智上,西諸根寂靜,北願慧,亦當得此淨剎。佛復以神力,令大慧見東方剎依正莊嚴,隨授八萬四千菩薩道記。有十六人,猶如文殊。余所得剎,皆如極樂。次四大菩薩皆來入會,文殊令諸菩薩各說一相法門,略敘一十四人。次問文殊久如成佛,佛明其劫數甚遠,無有疲倦。

  菩薩見實會第十六(十六卷)(那連提耶捨譯)﹕序品第一,佛在尼居陀林,遣迦盧陀夷教化父淨飯王。淨飯王詣佛品第二,天龍八部同集佛所,王亦來禮。說偈問答。阿修羅王授記品第三,毗摩質多等十一阿修羅王,與六十那由他眷屬,設大供養,而得受記。本事品第四,大迦葉入如實三昧,憶念過去阿僧祇阿僧祇劫如來所修一切功德,以偈贊佛。佛為說不可說劫之前,有佛號因陀幢王,以恆沙世界為一佛剎,莊嚴清淨,國中眾生,純正定聚。於是文殊菩薩從東方高威德王佛所而來,發明因陀幢王即我釋迦。迦樓羅王授記品第五,龍女授記品第六,龍王授記品第七,鳩盤茶授記品第八,干闥婆授記品第九,夜叉授記品第十,緊那羅授記品第十一,先有疑問,如來答釋。乃設供授記。虛空行天授記品第十二,四天王授記品第十三,三十三天授記品第十四,夜摩天授記品第十五,歎佛能知二諦,及廣設供,佛與授記。兜率陀天得授記品第十六,推授記不可得。但是世諦言說,如夢不實。倍設供養,得記。化樂天授記品第十七,解一切法實際無二際,而得道記。他化自在天授記品第十八,自言尚不見實,況復見際。彼法非可知,非可識,非可捨,非可修,非可證,而得道記。諸梵天等授記品第十九,離諸分別,定心清淨。以寂滅法,說偈贊佛,而得道記。光音天等得授記品第二十,說照耀一切法三昧,及偈贊佛,而得道記。遍淨天授記品第二十一,說超過一切法三昧,及偈贊佛,而得道記。廣果天授記品第二十二,說無量門陀羅尼,及偈贊佛,而得道記。淨居天子贊偈品第二十三,共四百五十三人,各說偈贊。遮羅迦波利婆羅闍迦外道品第二十四,八千外道請問決疑,佛說從六道來受生習氣,及說對治法。外道悟無生忍,偈贊獲記。六界差別品第二十五,佛為淨飯王說內外六界,皆是假名,無來無去。及說諸根如幻,境界如夢,順違中庸三種六塵,皆具三解脫門。四轉輪王品第二十六,一無量稱王,二地天王,三頂生王,皆以無厭足而取大苦。四尼彌王,以不放逸而成大益。說此本生四王事已,勸淨飯王修不放逸,觀一切法無生陀羅尼門,及不滅等六十七法門,七萬釋種得無生法忍,佛與授記。皆生安樂世界,後皆成佛。次囑舍利弗受持流通。

  富樓那會第十七(三卷)(鳩摩羅什譯)﹕菩薩行品第一,佛住王捨城竹園。富樓那問菩薩多聞不退轉事?佛答以四大希有事,精進(一)。忍辱(二)。正道(三)。深心(四)。又四法生喜心,四法得離難。多聞品第二,明四法能集多聞。不退品第三,明四法能不退轉,說古那羅延法師,及摩訶耐摩陀比丘弘法事。次說四法退失菩提,成聲聞乘。四法不退心,及善根。戒清淨(一)。念成就(二)。勤精進(三)。多聞慧(四)。四法利益菩提。持戒(一)。忍辱(二)。精進(三)。多聞(四)。四法具足身色財物眷屬。行慈(一)。供佛(二)。供法(三)。供僧(四)。具善根品第四,明親近四法,能攝一切善法。忍辱(一)。出家(二)。頭陀(三)。近善知識(四)。神通力品第五,放毛孔光,以經付囑阿難,及贊竹園功德。大悲品第六,因目連問,廣說因中大悲行。合難品第七,因象手比丘問,廣明眾生性空,佛亦不滅。富樓那品第八,歎述流通。

  護國菩薩會第十八(二卷)(闍那崛多譯)﹕婆伽婆在耆闍崛山,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五千菩薩,及一切八部俱。喜王菩薩以偈贊佛觀於法界,護國菩薩比丘夏安居竟。共諸初學比丘見佛偈贊,問菩薩法要?佛答四法能成清淨之事,真實無諂(一)。行於平等(二)。心念行空(三)。如言而行(四)。四種無畏之法,得陀羅尼(一)。值善知識(二)。得深法忍(三)。戒行清淨(四)。有四功德,令心歡喜,見佛(一)。聞法(二)。捨一切(三)。順法忍(四)。四法應棄捨,居家(一)。利養(二)。檀越(三)。身命(四)。四種無悔之法,不破戒(一)。住阿蘭(二)。四聖種(三)。多聞(四)。四調伏行,願值佛(一)。供師長(二)。樂空閒(三)。頭陀忍(四)。四法淨菩薩行,無瞋恨(一)。捨所有(二)。不求果報(三)。不見師過(四)。四墮落法,不恭敬他(一)。背恩諂曲(二)。多求名利(三)。詐善揚德(四)。四障道法,懈怠(一)。不信(二)。我慢(三)。瞋恚(四)。四種人不得親近,惡知識(一)。執見人(二)。謗法人(三)。貪利養人(四)。四法受未來苦,輕慢智人(一)。懷嫉妒心(二)。於法無信(三)。無忍求利(四)。四繫縛,輕慢他(一)。世俗定(二)。行放逸(三)。求利養(四)。次七言偈,廣說佛本生妙行,及歎末世不如法事,又明八種障菩提法,次明古成利慧佛時,福焰王子不放逸事。次結益囑持。

  郁伽長者會第十九(一卷)(康僧鎧譯)﹕佛在給孤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五千菩薩俱。郁伽等十長者,各與五百長者見佛。問在家出家二種菩薩行法?佛先廣說在家三歸五戒法義,及佈施功德,厭離家想,六時悔過,隨喜勸請,希慕出家,供養眾僧。次說出家四聖種行。頭陀,淨戒,淨定,淨慧。次問菩薩住在家地,學出家戒。佛以五法答之,施不望報(一),不習欲想(二),修禪不證(三),學慧行慈(四),護法勸他(五)。次授記其供養千佛化度眾生所有功德,百千出家菩薩所不能及。

  無盡伏藏會第二十(二卷)﹕佛在耆闍崛山,與千比丘,五百菩薩,及天龍八部俱。電德菩薩問速成菩提之法?佛答以五大伏藏,謂貪行伏藏,瞋行伏藏,癡行伏藏,等分行伏藏,諸法伏藏。於法伏藏中,說過去寶聚功德聲佛時,廣授大王欲害無垢比丘事,深戒勿生害心。又勝生佛時,旃陀羅聞法得無生忍,牛聞法得生兜率,深明眾生根行難測。次答月幢菩薩無功用智之問,地動雨華。

  授幻師跋陀羅記會第二十一(一卷)﹕佛在耆闍崛山,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五千菩薩,及天龍八部俱。幻師欲試佛故,詐言請佛,於穢處化作道場。四王帝釋亦各化作莊嚴道場。幻師驚悔,欲攝所化而不能得。次日世尊現大神變,幻師悔過。見一切處佛身,便獲念佛三昧。以偈問法,佛亦偈答。幻師得順法忍。阿難啟佛加持,令彼幻莊嚴事七日不沒。幻師隨佛至山,請問菩薩速至道場之行。佛說四十三種四法,幻師證無生忍。得記。

  大神變會第二十二(二卷)﹕佛在給孤獨園,與千二百五十比丘,八千菩薩俱。商主天子問佛幾種神變,調伏眾生。佛答以說法,教誡,神通,三種。又問頗有神變能過此耶?佛令問文殊。文殊答於無言說法而作言說,一切言說實無所說,名大神變。舍利弗問商主往因?佛答以過去等須彌佛時,淨莊嚴王本事。舍利弗歎文殊久修梵行,多供養佛,種諸善根。文殊為說三種決定之義。佛又贊商主,更為說大神變。文殊又答商主問菩薩智,及答四十二問。大眾獲益,更答種種密意之問,及答諸菩薩行之問,眾又獲益。佛又答商主無生法忍之問,現瑞獲益。受記勸持。

  摩訶迦葉會第二十三(二卷)(月婆首那譯)﹕婆伽婆在給孤獨園,與五千比丘,八千菩薩俱。迦葉問出家者,當雲何學?雲何行?雲何修觀?佛為說持戒念佛,及說出家為二事故。一為現得道果,二為見未來佛。次廣明沙門四賊,及種種過。迦葉勸佛久住,佛以護法囑之。迦葉極言不堪,勸付彌勒菩薩。佛遂摩彌勒頂,大千震動。諸天勸助彌勒受持,更請世尊說當來惡,以作警誡。佛為說之。及說古智上佛時,樂精進菩薩本所修行,深顯法施功德。次明菩薩二十法業,四種畢定,四法離薩婆若,四法應急捨離。次明瞋余菩薩得罪甚大。於是彌勒作師子吼,五百比丘自愧信施難消,退還歸俗。文殊先贊印之。次與如來問答方便,令得盡漏。迦葉復請世尊說末世菩薩諂曲之過。佛說古妙華佛時,達磨善法二童子事。勸誡應修沙門二業,一修禪,二習誦,不應唯修供養福業,尤不應以破戒之身而著袈娑。次說古光明佛世,大精進菩薩觀佛畫像法門。

  優婆離會第二十四(一卷)﹕佛在給孤獨園,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五萬菩薩俱。佛問誰能於後末世,護持正法,成熟眾生。有五十五菩薩各自承當。舍利弗向佛稱歎。佛印述之。並說三十五佛悔除罪法。時優波離從禪定起。請佛廣說決定毗尼。佛為分別聲聞菩薩持犯不同,次剌文殊說究竟毗尼。佛又廣答聲聞菩薩增上慢相。說偈結持。

  發勝志樂會第二十五(二卷)﹕佛在鹿苑。與千比丘,五百菩薩俱。有諸菩薩業障深重,疑惑退轉。彌勒菩薩慰問令喜,有六十人隨勸詣佛,投地悲淚,佛慰令起。說其往昔誹謗法師惡業,多受眾苦。後亦當生極樂世界。時諸菩薩隨發十三弘誓,佛贊印之。彌勒因問末世菩薩成就幾法,安隱得脫?佛答以二種四法,不求他過失,亦不舉人罪,離粗語,慳吝,是人當解脫。當捨於懈怠,遠離諸憒鬧,寂靜,常知足,是人當解脫。次明無希望心行法施時,成二十利。又二十利。次明末世種種過惡。次明慧行菩薩與初業菩薩不同之相。次明初業菩薩應當觀察利養之過。亦當觀察憒鬧過有二十,世話過有二十,睡眠過有二十,眾務過有二十。次明不修諸行,不斷煩惱,不習禪誦,不求多聞,非出家者。次明略說戲論過有二十。次明發十種心,能生極樂世界。

  善臂菩薩會第二十六(二卷)(鳩摩羅什譯)﹕佛在王城竹園,為善臂菩薩廣說六波羅密法。常當具足。

  善順菩薩會第二十七(一卷)﹕佛在給孤獨園,與五百聲聞,十千菩薩俱。捨衛城有菩薩名善順,恆以五戒八齋教化眾生,令修六度四等。帝釋種種試驗,不能令其破戒。偶得劫初金鈴,價過南洲。謂唯波斯匿王最貧,與眾往見,而奉與之。王問誰證我貧,善順請佛為證。佛與五百聲聞,十千菩薩,及天龍八部,從地湧出,為作證明。兼說三種無量功德資糧,復有三十二法。能勤修者,則為見於如來,大眾獲益。王以二衣施善順,善順不受。王求以足踏之,次即轉施貧苦,鹹令得益。勸使見佛,兼為王說菩薩法門眷屬。

  勤受長者會第二十八(一卷)﹕佛在給孤獨園,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五百菩薩俱。城有長者名勇猛授。與五百長者見佛。請問求菩提者。應雲何學。雲何住。雲何修行。佛答以。大悲六度。次問雲何觀察於身命財。能無貪吝。佛教以觀身過患。又說四十四種觀身。長者得無生忍。說偈歎菩提心。佛為授記。

  優陀延王會第二十九(一卷)﹕佛在瞿師羅園,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捨摩夫人供養佛僧。帝女夫人譖於優陀延王。王極瞋怒,以箭三射。捨摩入慈三昧,箭還住王頂上空中,王乃驚悔。捨摩勸令見佛懺罪,因問女人過患。佛為廣說丈夫四種愆過,王受三歸,作優婆塞。

  妙慧童女會第三十(二會同卷)﹕佛在耆闍崛山,與千二百五十比丘,十千菩薩俱。王捨城有長者女妙慧,年始八歲,詣佛問法。佛為說四十行。女發大願,動地雨華,眾變金色。次答文殊諸問。文殊向佛贊之。佛因說其發菩提心,經三十劫,然後佛始發心。女又發大誓願,即轉如三十歲知法比丘。眾會獲益。

  恆河上優婆夷會第三十一,佛在給孤獨園。此優婆夷來禮佛足,與佛問答第一深義。佛為授記。

  無畏德菩薩會第三十二(一卷)(佛陀扇多譯)﹕婆伽婆住耆闍崛山,與五百比丘,無量無邊菩薩,及八千大菩薩俱。舍利弗等入城乞食,至阿闍世王宮殿,王女名無畏德,年始十二,安坐不起。王語令起,女即種種彈訶聲聞。舍利弗目犍連往問,皆被屈服。又以誓願令諸聲聞得見香象世界,放香光明如來。次答大迦葉問,答須菩提問,答羅睺羅問,答父王問,人天獲益。然後下床禮敬聲聞,施妙飲食,同至佛所,現丈夫身。佛與授記,並授其母月光夫人道記。

  無垢施菩薩應辯會第三十三(一卷)(聶道真譯)﹕序品第一,佛游給孤獨園,與千比丘,萬二千菩薩俱。文殊等八大菩薩,舍利弗等八聲聞,各發勝願。入城乞食,波斯匿王女無垢施,年始八歲,與五百婆羅門出城浴洗天像,為婆羅門說其初生七日,即聞三寶功德,乃趨菩薩聲聞處禮足。王亦隨至。聲聞品第二,女問八大聲聞,皆不能答。菩薩品第三,女又次第問八菩薩已。須菩提語諸聲聞菩薩,已得法食,不須乞食,遂同還佛所。女即以偈問佛菩薩諸行。菩薩行品第四,佛為說十八種四法,女即發誓奉行,震動世界,雨眾天花,天樂自鳴,變成十六童子。佛乃明其修菩薩行經六十劫,文殊乃發菩薩之心。授記品第五,佛為授菩提記,及授五百婆羅門記。

  功德寶華敷菩薩會第三十四(二會同卷)﹕佛在耆闍崛山。開敷功德寶華菩薩問受持佛名,速證菩提之義。佛為說十方佛號,及受持功德。東方無量功德寶莊嚴威德王如來,南方功德寶勝莊嚴威德王如來,西方一切法殊勝辯才莊嚴如來,北方積集無量辯才智能如來,東南方千雲雷吼聲王如來,西南方最上妙色殊勝光明如來,西北方種種勝光明威德王如來,東北方無數劫積集菩提如來,上方虛空吼聲淨妙莊嚴光明照如來,下方一切法門神變威德光明照耀如來。

  善德天子會第三十五,佛在給孤獨園,與千比丘,十千菩薩,並欲色諸天子俱。佛敕文殊為天眾說諸佛甚深境界,所謂平等,無依,無數,無得等。次受善德天子請,現大神變。往兜率天,說四種法,住不放逸,則能攝取一切佛法。一住於戒律而具多聞,二住於禪定而行智能,三住於神通而起大智,四住於寂靜而常觀察。及說八種八法。又說依不放逸,不損三樂,得離三苦。超三畏,三有,離三垢,滿三學,近三寶,離波羅密三障,得波羅密三伴助。次示觀察正勤,念處。如意,根,力,覺,道等法。次以光照上方普賢佛剎,與持法炬菩薩同來見佛。

  善住意天子會第三十六(四卷)(達磨笈多譯三菩提流志譯一)﹕緣起品第一,婆伽婆住耆闍崛山,與六萬二千比丘,四萬二千菩薩,及天龍八部俱。文殊入無諍除心三昧,震動十方佛土。又入普光無垢莊嚴三昧,大集十方菩薩來到佛所,皆入隱身三昧。迦葉舍利弗須菩提入二萬三萬四萬三昧求之,不見微相。文殊復遣化佛菩薩,遍召諸天。開實義品第二,文殊與善住意天子問答,共談實義。文殊神變品第三,善住意先發後至,文殊後發先至。華台諸化菩薩說偈贊佛,眾益地動。破魔品第四,文殊入破散諸魔三昧,魔見衰相,恐怖歸佛。次說具二十法,得是三昧。復有六種四法。菩薩身行品第五,十方菩薩從隱身三昧起,各現其身。文殊問菩薩名義?佛答以覺一切法。破菩薩相品第六,明初發心義,無生忍義,超越轉入諸地義。破二乘相品第七,明真出家持戒頭陀禪行等義,及明聰辯利智,是嬰兒凡夫。得陀羅尼,是愚癡凡夫。諸餘智人,盡入頑鈍。五百比丘不信誹謗,墮大地獄。佛記其從地獄出,速證涅盤。以聞如是甚深法門故。破凡夫相品第八,說殺三毒謗三寶等性惡法門。神通證說品第九,文殊為善住意入如幻三昧,及為五百五通菩薩執劍害佛,以除彼分別心。令得無生法忍。稱讚付法品第十。

  阿闍世王子會第三十七(半卷)﹕佛在耆闍崛山,王子名師子,與五百人見佛。問答各十六頌,佛與授記。

  大乘方便會第三十八(二卷半)(竺難提譯)﹕佛在給孤獨園,與八千比丘,萬二千菩薩俱。智勝問菩薩行於方便?佛具答之。兼明眾尊王菩薩與女人同坐事,過去樹提梵志十二年攝受女人事,無垢比丘容女借宿事,愛作菩薩度德增女事,於是阿難歎諸菩薩如須彌山。亦如藥王。迦葉亦說空澤大城之喻。以歎菩薩。次因德菩薩之問。佛為具說示現八相十惱等一切方便。皆為化度眾生。非有實事。

  賢護長者會第三十九(三卷)(闍那崛多譯)﹕佛在迦蘭陀竹園。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跋陀羅波梨長者,與千眷屬,向世尊前請問決疑。佛先為阿難具說長者所受樂果,雖帝釋亦不能及。唯真月童子則又勝之。由於古樂光佛時,作大法師,開示未聞。以是法施因緣,九十一劫恆受福報。長者乃問眾生神識相貌名義,及此世他世作受等義,佛具答之。真月童子問,色,及欲取,見取,戒取,雲何須觀?佛亦答之。次有大藥王子菩薩問神識從此身移,當有何色?佛答如幻師火,如人水內影,如風輪無定,無有定色,如眾生眼見虛空等。及問答受罪受福等事。次又答賢護問聚、積、陰、移,四種名義。

  淨信童女會第四十(三會同卷)﹕佛在給孤獨園,與五百比丘,八千菩薩,及賢劫諸菩薩,文殊等六十人,賢護等十六大士,二萬兜率天子俱。波斯匿王女名淨信,詣佛問法。佛答以十二種八法,又轉女身二種八法。淨信與五百童女,俱得授記。

  彌勒菩薩問八法會第四十一(菩提留支譯)﹕婆伽婆住耆闍崛山,與千二百五十比丘,十千菩薩俱。彌勒問速成菩提之法?佛答以成就八法,一深心,二行心,三捨心,四善知回向方便心,五大慈心,六大悲心,七善知方便,八般若波羅密。

  彌勒菩薩所問會第四十二,佛在鹿林,與五百比丘,一萬菩薩俱。彌勒問菩薩成就幾法,離諸惡道,及惡知識,速證菩提?佛答以增一至十法。彌勒以偈贊佛。阿難歎其辯才。佛明其十無數劫前。於焰光遊戲妙音自在王佛時,曾為婆羅門子賢壽,悟無生忍,便獲神通。本先四十劫前,發心行道,由我勇猛精進,行於二種十法,故能超之。次明彌勒往昔所行善巧方便安樂之道,次明見一切義太子施血,妙華太子施髓,月光國王施眼,本生苦行。次明佛與彌勒二人本願不同。

  普明菩薩會第四十三(一卷)(附秦錄勘同編入)佛在耆闍崛山與八千比丘,萬六千菩薩俱。佛為迦葉說菩薩二十種四法,又說三十二法,又說如地如水等喻,又說中道真實正觀,又說菩薩為真佛子,又說畢竟智藥,又說當來比丘,如犬逐塊。又說二不淨心,一讀外道書,二畜好衣缽。二堅縛,一見,二利養。二障法,一親近白衣,二憎惡善人。二垢,一忍受煩惱,二貪諸檀越。二雨雹壞諸善根,一敗逆正法,二破戒受施。二癰瘡,一求見他過,二自覆其罪。二燒法,一垢心受著法衣,二受他持戒供養。二病,一懷增上慢,二壞他大心。又說四種沙門,一形服,二威儀欺誑。三貪求名聞,四真實。又說四種破戒似持,一說有我論,二身見不滅,三取相行慈,四見有所得。於是五百比丘得解脫,三萬二千人得法眼淨。五百比丘從坐去。佛化二比丘隨與問答,令其解脫。來詣佛所,答須菩提種種諸問。又有五百比丘得解脫。三萬二千人得法眼淨。普明菩薩問雲何住?及雲何學?佛言不取不著,發大精進,習大法船。

  寶梁聚會第四十四(二卷)(道龔譯)﹕沙門品第一,佛在耆闍崛山,與八千比丘。萬六千菩薩俱。摩訶迦葉問沙門義,佛詳答之。並說三十二垢,八覆,十二表式,八法敬重袈娑,及說破戒比丘不能消信施。比丘品第二,先正說比丘法,次說惡比丘能壞正法,有十六種四惡法。旃陀羅沙門品第三,說惡沙門如旃陀羅,亦名敗壞,亦名篋,亦名枸欄茶,亦名求利,亦名稗,亦名逋生稻,亦名形似,亦名失血氣。五百比丘捨戒還俗。佛記其信解慚悔,得生兜率,在彌勒初會數中。營事比丘品第四,詳明營事之法。蘭若比丘品第五,詳明阿蘭若法。五百比丘,漏盡解脫。乞食比丘品第六,糞掃衣比丘品第七。

  無盡慧菩薩會第四十五(半卷)﹕佛在耆闍崛山,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一萬菩薩,十六在家菩薩,六十無比喻心菩薩,賢劫一切菩薩,及無盡慧等六萬菩薩俱。無盡慧問菩提心義,及依何義而得修行?佛答菩提本無名字言說,若依言說敷演,則以十波羅密為十發心。一一波羅密皆以十法為首,及明十地先相。十地圓滿十度,得十三昧,十陀羅尼。於是無礙光明師子幢天子歎佛及法。佛更為說聽受此法門者,必不退轉。

  文殊師利說般若會第四十六(卷半)(曼陀羅仙譯)﹕佛在給孤獨園,與千比丘,十千菩薩俱。文殊晨朝詣佛,舍利弗等亦至。佛問文殊,欲見如來耶?文殊即說正觀如來法門。佛印許之。舍利弗與文殊問答深義,佛亦與文殊互相問答。深明修般若義,觀身實相,觀佛亦然,等義。乃至福田無差別相,大地震動,眾會獲益。次明入不思議三昧,如人學射,久習則巧。次明欲具一切佛法,當學般若。次明一行三昧,乃至微笑放光。以為無相法印。

  寶髻菩薩會第四十七(二卷)(竺法護譯)﹕佛在靈鷲山,與四萬二千比丘,八萬四千菩薩,及天龍八部俱。東方淨住佛國寶髻菩薩,與八千菩薩俱。以一寶蓋覆此忍土,雨花說頌,來禮佛足。請問清淨之行?佛總告以四事,一曰行度無極,二曰遵修諸佛道品,三曰具足神通,四曰開化眾生。次詳解釋六度,三十七品,五通,及化眾生有二十事不厭生死。次說古普壞世佛時,有珍寶菩薩問饒益眾生,嚴淨道場,等義?佛以無放逸答之。彼時珍寶,即今寶髻。次又說開化眾生有四四法,又說古離垢光佛時,有極妙精進菩薩,以大忍力,仰承佛命,往化業首太子。彼時菩薩,即今世尊。彼時太子,即今彌勒。次說菩薩一種四法自在道業,寶髻以其髻中明月珠,貢佛發願佛為授記。

  勝鬘夫人會第四十八(一卷)﹕佛在給孤獨園,波斯匿王與末利夫人致書於女勝鬘,稱揚佛德,勝鬘發書尋繹,遙空請佛,佛即現身。勝鬘說偈歎德,佛為授記。勝鬘復發十弘誓願,感於天花天音。又發三願,佛贊印之。又說一大願攝恆沙願,所謂攝受正法。更復演說廣大之義,及大威力。佛贊印之。又說大乘了義,廣明二乘為不了義。以不出變易生死,不斷無明住地故,唯一佛乘。一歸依,一實諦為了義耳。佛亦印之。次又說三種人入大乘道,一成就甚深法智,二成就隨順法智,三仰推唯佛所知。余有隨己所取,執著妄說,違背正法者,一切天人應共摧伏。佛亦贊印。然後放光,升空步還,告語阿難,及與天帝,結名付囑。

  廣博仙人會第四十九(一卷)﹕佛在恆河岸上,與無量比丘俱。廣博仙人與五百同行來見。問雲何為施,何者施義,及施主、施者、等義?佛詳答之。並示三十二種不淨之施。次明五大施,又五大施,又五無上施,又九大施等。次答中有識,及明智識差別。次答六道來生差別,僅說持鬘,四王,忉利,三種生死時相。文來未盡。

分類:閱藏知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閱藏知津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