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僧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菩薩僧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菩薩僧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菩薩僧

【菩薩僧 】

(一)菩薩之總稱。維摩經卷下(大一四·五五四中):『得佛音聲身口意善,得佛威儀深修善法所行轉勝,以大乘教成菩薩僧。』〔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九〕

 (二)二種僧(聲聞僧與菩薩僧)之一。現出家沙門之形相,修學小乘三學,稱為聲聞僧;反之,現在家之形相,修學大乘三學,稱為菩薩僧。又為三種僧(聲聞僧、緣覺僧、菩薩僧,或聲聞僧、菩薩僧、凡夫僧)之一。〔大智度論卷三十四〕

 (三)指北周之時,被迫蓄髮、戴冠、衣著裝飾瓔珞之高僧。於我國佛教史上之『三武一宗法難』中,北周之武帝曾制種種惡法壓迫僧尼,以達其毀佛廢法之目的。例如武帝於建德三年(574),下詔別立道觀,揀擇釋、道二教之名德,蓄髮改形,號為『學士』。武帝崩後,繼位之宣帝雖欲漸興佛教,然以未便速除先帝之制,故仍下令於東西二京陟岵寺立一百二十位『通道觀員』,甄選釋、道之大德,蓄髮、著衣冠,稱為『通道觀員學士』,當代著名之高僧,如法藏、彥琮等人皆被詔選之。蓋以被甄選之僧,皆須『戴花冠、衣瓔珞』,故以『菩薩僧』代稱之。〔大宋僧史略卷下〕

分類:佛學大詞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