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因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五因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五因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五因

【五因 】

(一)以地、水、火、風等四大為能造之因,以諸色法為所造之果,其因與果之間具有五種關係:(一)生因(梵ja^nana ),由四大種能生起諸色法,譬如母之生子。(二)依因(梵nis/raya ),所造之色法既生,則隨逐於大種之後,譬如弟子之依於師。(三)立因(梵stha^na ),任持四大種所造之色法,譬如大地之任持萬物。(四)持因(梵upastambha ),以力持之故,使所造之色可相繼不斷絕,譬如食物之持續身命。(五)養因(梵upabr!m!han!a ),增長四大種所造之色法,譬如雨露之長養草木。此五因於六因之中,為有力之能作因所攝,而不攝於其他同類因等五因;於四緣之中,則為因緣所攝。〔瑜伽師地論卷三、順正理論卷二十、大毗婆沙論卷一二七、雜阿毗曇心論卷一、俱捨論卷七、俱捨論光記卷七、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三本〕

 (二)指有為法成立之五因:(一)生因,即惑業煩惱,眾生依惑業乃生此身,故稱之。(二) 和合因,例如善與善心和合,不善與不善心和合,無記與無記心和合。(三)住因,一切眾生依於『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等四大煩惱而得住,譬如家屋之依柱而住。(四) 增長因,眾生賴衣服飲食等而得長養其身,故稱之。(五)遠因,例如因咒力可脫鬼、妖之撓害,又如依憑於國王之武力,乃可免盜賊之難。〔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一、涅槃經疏私記卷六〕

分類:佛學大詞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