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源諸詮集都序(四卷 前有惟大等四序)是什麼意思,閱藏知津中禪源諸詮集都序(四卷 前有惟大等四序)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禪源諸詮集都序(四卷 前有惟大等四序)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禪源諸詮集都序(四卷 前有惟大等四序)

【禪源諸詮集都序(四卷 前有惟大等四序) 】

  亦名禪那理行諸詮集,圭峰山沙門宗密述。今但存序,大意先判三宗三教,然後會為一味,以息斗諍。意則美矣,惜其未盡善也。夫論宗意教意,則不可有三。此圭公所知也。若論宗門教門,則非止局三。此圭公所昧也。又彼雲南嶽天台,依三諦之理,修三止三觀。教意雖最圓妙,然其趨入門戶次第,亦只是前之諸禪行相,此則似僅涉獵次第禪門,及童蒙止觀二書,絕未睹見大乘止觀,摩訶止觀者矣。今據大乘止觀,摩訶止觀,何嘗不頓同佛體,迥異諸門乎。又彼雲諸部般若千餘卷經,及中百門論等,皆說破相教,智度論百餘卷,亦說此理。但論主通達不執,故復將大小乘法相,潛同後一真性宗。今問:智論,中論,皆龍樹所造也。何以一執一不執乎。又龍樹尚能通達不執,潛通後宗。佛說般若,豈反有執,止名破相乎。般若經云:菩薩欲具足一切佛法者,當學般若。謂之唯說破相,可乎。又彼云:心是名,知是體。譬如水是名,濕是體。尤為可笑。夫說水,口固不濕,即說濕,口豈濕哉。說心,固不得體,即說知,豈便得體哉。故古人云:知之一字,眾妙之門。又云:知之一字,眾禍之門。而圭公乃於能詮文字,妄分親疏,何耶?又彼云:法華且收二乘,至涅盤經,方普收六道。尤為可笑。調達授記,不收地獄乎。龍女成佛,不收畜生乎。妙莊悟道,不收邪見乎。散心稱名,童子聚沙,不收人天乎。又彼云:破相止說二諦,性宗則為三諦,是誠未究七種二諦五種三諦之旨者也。嗚呼!淺矣。

分類:閱藏知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閱藏知津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