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阿含
【阿含 】
梵語a^gama,巴利語同。又作阿笈摩、阿伽摩、阿鋡暮、阿鋡。意譯為法歸、法本、法藏、教法、教分、種種說、無比法、傳教、淨教、趣無、教、傳、歸、來、藏。近代學者更有將阿含之義解釋作來著、趣歸、知識、聖言、聖訓集、經典等。即指所傳承之教說,或集其教說所成之聖典。通常系指原始佛教聖典四阿含或五阿含而言。
各論典對於阿含之解釋如下: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異部宗輪論述記、成唯識論述記卷四本、俱捨論光記卷二十八、玄應音義卷二十三、卷二十五、瑜伽論記卷六上、慧琳音義卷十八、卷二十六、卷五十一、希麟音義卷八、圓覺經大疏鈔卷四之上等皆釋阿含為被傳承的教說之意。善見律毗婆沙卷二,以阿含為容受聚集之義,但此可能是指集會或纂集意之巴利語nika^ya 言,而非 a^gama 之釋。又法華論疏卷中舉東晉道安之說,謂阿含名為趣無,因一切法皆趣於畢竟空法之故;僧肇之阿含經序謂,阿含義為法歸;可謂皆不合阿含之正意。
蓋傳承教說之阿含,乃佛陀入滅後次第集成,成為三藏中修多羅藏(梵Su^tra^nta -pit!aka ,經藏)之內容,分為四阿含或五阿含,其中四阿含即般泥洹經卷下、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三十九、大智度論卷二、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撰集三藏及雜藏傳等所稱之中、長、增一、雜(或相應)。又增一阿含經卷一序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三、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二等,亦載有四阿含之名。關於五阿含,在善見律毗婆沙卷一、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等,指為長、中、僧述多(相應)、殃堀多羅(增一)及屈陀迦(雜類)。又五分律卷三十、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四分律卷五十四、分別功德論卷一中,將五阿含中之屈陀迦阿含稱為雜藏。此五阿含相當於巴利佛典中之五部經(pan~ca-nika^ya^),依巴利文毗奈耶小品(Vinaya cu^l!avagga)、一切善見(Samanta-pa^sa^dika^ I),及長部經注(Suman%gala-vila^sini^)序等之記載,五部經為 Di^gha-nika^ya, Majjhima-nika^ya, Sam!yutta-nika^ya,An%guttara-nika^ya, Khuddaka-nika^ya 等五部,即相當於今之長、中、相應、增支、小等五部阿含。
關於阿含之傳承,長部經注序謂,第一次結集之後,長部經由阿難,中部經由舍利弗,相應部由大迦葉,增支部由阿那律之系統分別傳承。又據異部宗輪論、俱捨論卷二十九、無性之攝大乘論釋卷二、成唯識論卷三等之記載,知諸部所傳之阿含似互不相同。又窺基之法華經玄贊卷一本、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四末,澄觀之華嚴經疏鈔玄談卷八等記載,四阿含與摩訶僧祇律皆為大眾部所傳。法幢之俱捨論稽古卷上以為中阿含及雜阿含是薩婆多部所傳,增一阿含是大眾部所傳,長阿含是化地部所傳,別譯雜阿含是飲光部所傳;但此亦非定論。要之,阿含系由諸部各自傳承,然其後隨大乘經之發達,與之對比,遂以阿含作為小乘佛典之異名。另據大智度論卷三十三、卷四十九、卷一○○等之記載,知阿含之名稱亦通於大乘,故大般泥洹經卷六有『方等阿含』之稱,而其所謂方等阿含一詞即指大乘經典。〔瑜伽論記卷二十二上、玄應音義卷二十四、希麟音義卷八、翻梵語卷一、出三藏記集卷九、異部宗輪論述記發韌捲上、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二章第三節、第四節、第七章(印順)〕(參閱『阿含經』3619)
分類:佛學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