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行相
【行相 】
指心(心王)及心所所具有之認識作用或所映現之影像狀態。心、心所以各自之性能,遊行於境相之上,又行於所對境之相狀,故稱為行相。最常見者,如散見於原始佛典中之『四諦十六行相』,即是小乘佛教用以觀悟四諦之理之修習內容。於此觀悟過程中,修行者對苦、集、滅、道四諦各自浮現四種影像於心而分別解了、觀念之。然對『行相』一詞之解釋,俱捨與唯識二家說法不同,稱為二種行相。在俱捨宗,系指映現於心之影像;在唯識宗,則指心與心所之認識作用。
(一)俱捨宗認可直緣心外之境,故以心、心所為能緣,以心外之境為所緣,其時,心與心所所浮現之影像即為行相。俱捨論記卷一末(大四一·二六下):『言行相者,謂心、心所,其體清淨,但對前境,不由作意,法爾任運,影像顯現,如清池明鏡,眾像皆現。』同書卷四又進一步闡論其義,並謂『行』為行解之意,如了別之作用;『相』為相貌之意,如影像等,故以行解事物之相貌為行相。另據俱捨寶疏卷四載,能緣之心法於所緣之境,以品類不同,故行解於心上,亦生起品類互異之相,如鏡照物類,於鏡面上有種種像差別之相。俱捨論頌疏卷三亦舉例說明之(大四一·八四三下):『如緣青境,心及心所皆帶青上影像,此識上相,名為行相。行謂行解,即能緣心也;相謂影像,即行上相也。行解之相,名為行相,依主釋也。』
(二)唯識宗不認可直緣心外之境,而主張一切影像必於心內顯現,以之為所緣,更生起能緣之相,即心內有能緣、所緣之二相,所緣之相稱為相分,能緣之相稱為見分,此見分即所謂之行相,是為見分行相,屬於心識之認識作用,而非影像等物。故由唯識宗之觀點而言,俱捨宗所說之行相實為相分行相,而迥異於唯識之見分行相。成唯識論述記卷三(大四三·三一八下):『小乘人心外有境,即以為所緣,大乘說無故,以彼小乘行相為大乘相分,大乘心得自緣,別立自體分,即以為事,故以見分名行相。』〔成唯識論卷二、入阿毗達磨論卷下、成唯識論掌中樞要捲上、卷下、俱捨論要解卷一〕
分類:佛學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