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切有部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說一切有部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說一切有部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說一切有部

【說一切有部 】

梵名Sarva^sti -va^din ,巴利名Sabbattiva^da 。音譯薩婆阿私底婆地。略稱為薩婆帝婆、薩婆多、薩衛。全稱阿離耶暮羅薩婆悉底婆拖( 梵A^rya -mu^la-sarva^sti-va^da )。意譯聖根本說一切有部。略稱有部、有部宗、有宗。又稱說因部(梵Hetu -vidya^h! )。為小乘二十部派之一。約於佛滅後三百年之初,自根本上座部分出。以主張三世一切法皆是實有,故稱說一切有部。創始者為迦多衍尼子(梵Ka^tya^yani^putra ,紀元前後。又作迦旃延尼子)。據異部宗輪論、三論玄義等載,佛滅後,上座部由迦葉、阿難至優婆掘多,皆唯弘經教,至富樓那始稍偏重毗曇,至迦多衍尼子則以毗曇為最勝,而專弘阿毗曇,遂與上座弟子對立,導致分裂。蓋上座部各派一般以經、律為主要依據,此派則主要以阿毗達磨論書為依據。

迦多衍尼子著有阿毗達磨發智論,立八犍度,判明諸法性相,為此派著名論師。其後有五百阿羅漢結集大毗婆沙論二百卷,解釋阿毗達磨發智論之文義,集此派教義之大成。復因大毗婆沙論文義廣泛,卷帙繁多,後世遂有其簡略本及綱目書之創作,現存中譯本綱目書有:尊者法勝所著之阿毗曇心論、優波扇多之阿毗曇心論經、尊者法救之雜阿毗曇心論十一卷、世親之阿毗曇俱捨論三十卷、眾賢之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八十卷及阿毗達磨顯宗論四十卷等。其中,俱捨論系以經部之義批判大毗婆沙論之說;順正理論與顯宗論則祖述舊義而破世親之說。此外,眾賢之師悟入著有入阿毗達磨論一卷,佛陀馱娑、德慧、安慧、稱友、增滿諸師亦各作俱捨釋論,顯彰此派教義。此派之根本阿毗達磨七論,即指集異門足論(作者舍利弗)、法蘊足論(目犍連)、施設足論(迦旃延)、識身足論(提婆設摩)、界身足論(世友)、品類足論(世友)、發智論。其中前六論稱為『六足論』,發智論則稱為『身論』。在三藏中,除特別側重阿毗達磨之外,另亦傳持十誦律;此律典由後秦弗若多羅、鳩摩羅什共譯之,凡六十一卷。此外,由我國所譯出之薩婆多毗尼毗婆沙九卷、薩婆多毗尼摩得勒伽十卷、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五十卷、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毗奈耶二十卷等,亦屬此部派之律。

 此派之傳承,依三論玄義所載,優婆掘多以下,富樓那、寐者柯、迦多衍尼子等次第相承;出三藏記集卷十二薩婆多部佛大跋陀羅師宗相承略傳中,則列舉阿難、末田地、捨那婆斯、優波掘至佛馱悉達等五十四人。上舉雖未必依照出世年代之順序排列,但依之亦可略窺其傳承之梗概。其主要教說為『三世實有,法體恆有』。『三世實有』,即『時一切有』,謂過去、未來與現在相同,皆有實體。『法體恆有』,即『法一切有』,以五位(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七十五法分別諸法之種類,認為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應行法四者皆屬有生滅變化之有為法;而擇滅無為(涅槃)、非擇滅無為及虛空無為則為超越時空、無生滅變化之無為法,有為法與無為法均有實體。又主張佛之生身定為有漏,且佛之說法中有無記語,唯以八正道為正法輪之體,反對佛身有量、數、因之三無邊,謂出現於伽耶之身,化緣盡時,則永入寂滅。復謂菩薩滿三祇百劫,漸至忍位,一剎那之心能知四諦,但僅能知其總相,而不知其差別相。此外又主張初果無退、後三果有退,謂阿羅漢亦有『退』之義,及反對心性本淨等。

 此派以迦濕彌羅國為中心,於健馱羅、中西印度及西域等地,皆曾盛極一時,為小乘二十部中最具優勢之一派。此派之論書,我國傳譯甚早,南北朝時代稱之為毗曇宗,與代之而起之俱捨宗同為小乘佛教之代表。〔文殊師利問經卷下分部品、舍利弗問經、大方等大集經卷二十二、十八部論、部執異論、四諦論卷一、佛性論卷一、出三藏記集卷三、異部宗輪論述記、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俱捨論寶疏卷一、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巴利文論事(Katha^ vatthu)〕(參閱『上座部』719、『小乘二十部』928)

分類:佛學大詞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