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語經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如是語經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如是語經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如是語經

【如是語經 】

如是語,巴利名Itivuttaka 。凡四篇(巴nipa^ta ,集),共計十一章(巴vagga ,品)一一二經。音譯伊諦佛多伽。為巴利語經藏小部(Khuddaka-nika^ya)第四經。第一篇有三章二十七經,第二篇有二章二十二經,第三篇有五章五十經,第四篇有一章十三經。如是語,即『如此說』之意;蓋每經之經尾有iti(……如是)或 Ayam pi atthovutto bhagavata^ iti me sutan ti(我聞世尊說此義)之結語,經首則以 vuttam(曾如是言)或 Vuttam!hetam! bhagavata^ vuttam arahata^ ti me sutam!(我聞世尊、應供曾如是說)為始,各經中亦常用 itivuccati(如是言)之定型文句,由是可知本經經名之由來。

 各經系由散文(長行)與偈頌所構成,經之前後有定型之序文與結文,散文之結尾有『世尊於此如是說』之定型文句,其後即為偈頌,用來重複闡說散文之內容;蓋偈頌之於散文的關係而言,系表示重頌(梵geya ,巴geyya ,即祇夜),此種定型結合文句乃本經重要特徵;惟第三篇第四章、第五章及第四篇中,亦有缺首尾之定型文句和表示重頌之定型結合文之經。又各章之末皆附有攝頌。從內容而言,本經系從採用重頌形式之經典中,收集由一法至四法之與法數有關者,即由第一篇至第四篇,分別闡說一法至四法。全經內容廣泛而分岐,然亦包含多種重要思想,其中主要部分為有關出家者之教理,亦包括有關在家者之教說。又敘述之教法簡雅,多存有古經之風格。據現代學者推測:(一)從成立史而言,第一篇、第二篇成立時代較古,第三篇、第四篇中有被認為系後來附加者。(二)部派佛教分裂前後所成立的巴利小部之原型,於形成之最初期即包含有本經。

 於漢譯經典中,相當於本經者為玄奘譯於永徽元年(650)之本事經,凡七卷,共計一三八經,由三法品所成。將漢譯本事經與巴利本如是語經互相對照之下,顯然系統不同,然兩者實系出於同一源流。又本事經之梵名為Itivr!ttaka ,意即『如此生起、過去發生之事』,與巴利本之『如是語』,語意出入極大。然若比較巴利語與漢語系統之經典傳承,應以巴利本較接近最原始之型態。此外,本經現有原文本出版及英譯本(Sayings ofBuddha, New York, 1908)、日譯本(南傳大藏經第二十三冊)等。〔善見律毗婆沙卷一、B.C. Law: AHistory of Pa^li Literature; G.P. Malalasekera: Dictionary ofPa^li Proper Names; K. Watanabe: A Chinese Collection ofItivuttaka (Journal of P.T.S.1906~1907); M. Winternitz: AHistory of Indian Literature,vol. Ⅱ,南北兩伝本事經(渡邊海旭,壺月全集上卷)、原始佛教聖典成立史研究(前田惠學)〕

分類:佛學大詞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