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色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顯色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顯色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顯色

【顯色 】

梵語varn!a-ru^pa。指顯然可見之色。為『形色』之對稱。於一切色法中,其相狀顯著,可使眼見而識別者,有十二種,即:(一)青(梵 ni^la )。(二)黃(梵pi^ta )。(三)赤(梵lohita )。(四)白(梵avada^ta )。(五)雲(梵abhra ),指龍氣。(六)煙(梵dhu^ma ),指火氣。(七)塵(梵rajas ),指被風吹起之細土。(八)霧(梵mahika^ ),指地面之水蒸氣。(九)影(梵cha^ya^ ),光明被障而不得明見物體或其餘諸色。(十)光(梵a^tapa ),指日焰。(十一)明(梵a^loka ),指月、星、寶珠、電等之光焰。(十二)闇(梵andhaka^ra ),全然無法見物。

 其中,青、黃、赤、白等四種為本色,稱為四顯色,尤以白色最為殊勝;其餘八色均由本色之差別所立,故皆攝於此四本色中。

 以上十二種顯色為小乘說一切有部所立,而唯識宗之瑜伽師地論卷一則增立『空一顯色』一項,總為十三種顯色;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一增加『迥色』,共為十四種顯色。俱捨宗則於上記十二種外,另立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空一顯色等九項,而成二十一種顯色。又在青、黃、赤、白外別加『黑』色,則為密宗之特論。又說一切有部認為此十二顯色有各別之『極微』,各有其別體;經部及唯識宗則主張僅有四本色為實色,其餘均為假色。〔識身足論卷一、大毗婆沙論卷七十八、卷八十五、俱捨論卷一、俱捨論光記卷一〕

分類:佛學大詞典

顯色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