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 】
古印度王朝。自西元前三一七年至前一八○年頃,計歷一三七年。西元前三二七年,希臘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ros)遠征印度,其時,摩揭陀國(梵Magadha )之難陀王朝(梵Nanda )稱霸北印度恆河平原一帶。旃陀羅笈多王(梵Chandragupta )趁機而起,平定北印度,建都於摩揭陀國巴連弗城(梵Pa^t!aliputra ),創建孔雀王朝(梵Maurya ),建立印度史上中央集權統一之大帝國。至其孫阿育王時,為該王朝之鼎盛時期,對外,與埃及、希臘諸國建交,對內,則以『法』為治國之政治理想,並於國內建設各種福利事業。阿育王皈依佛教,在其保護獎勵之下,佛教普及全印度,並傳播至叟那世界(中央亞細亞之希臘人殖民地)、楞伽國(錫蘭島)、金地國(緬甸)等地。此時佛教教團分裂為上座部(梵Therava^da )與大眾部(梵Maha^san%ghika )。阿育王雖厚護佛教,然亦未排斥其他宗教,故耆那教與婆羅門教在其寬容政策下,亦逐漸興盛發展。前者又分裂成白衣派、空衣派;後者則整備教學,完成作為吠陀聖典補助文獻之諸經。阿育王歿後,孔雀王朝亦因而失勢。西元前一八○年頃,將軍弗沙蜜多羅(梵Pus!yamitra )叛上弒君,印度旋又陷於分裂之狀態。
分類:佛學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