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遮二罪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性遮二罪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性遮二罪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性遮二罪

【性遮二罪 】

性罪、遮罪之並稱。性罪全稱自性罪,又作性重、實罪;遮罪又作制罪、遮制。性罪,即自性罪過,不待佛陀制禁,性自是惡,犯之即有罪報;遮罪,則為避免世人之譏嫌,佛陀乃因應時間、地點、情況所制定之禁戒,意為遮止無犯,守護余戒,若犯之則獲遮制之罪。

 律二十二明瞭論(大二四·六六七上):『佛所立學處有三種:一性罪,二制罪,三二罪。此中,性罪者,若是身口意惡業所攝,或由隨惑及惑等流故犯,復於此過犯中,故意所攝有染污業增長,與此俱有罪相續流,是名性罪。異此三因所犯,或由不了別戒,或由失念,或由不故意過犯。此中,若無惑及惑等流,又無唸唸增長,是名制罪。若具二相,是名制性二罪。』

 於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北本涅槃經卷十一、正法念處經卷五十九、大毗婆沙論卷一二三、俱捨論卷十四等謂,殺、盜、淫、妄等四波羅夷為性罪;成實論卷九『十善道品』等謂,殺、盜、淫、妄及惡口、兩舌、綺語、貪、嗔、邪見等十惡為性罪。又大乘義章卷十謂,十惡中之前七項為性罪;摩訶止觀卷四上謂,十惡中之前七項加上飲酒一項,稱為性罪。

 除性罪所攝之外,其餘為遮罪,即指突吉羅等諸罪,依北本涅槃經卷十一、菩薩戒本(曇無讖)、菩薩地持經卷五、優婆塞五戒威儀經、梵網經卷下等,均稱之為輕罪或輕垢罪。又關於飲酒,諸論皆稱為遮罪,唯俱捨論卷十四謂之為性罪。〔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九、順正理論卷三十八、優婆塞戒經卷六、梁譯攝大乘論卷下〕

分類:佛學大詞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