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菩提樹
【菩提樹 】
(一)梵語bodhi-druma, bodhi-taru, bodhi-vr!ks!a,或單稱 bodhi,巴利語bodhi-rukkha。又稱覺樹、道樹、道場樹、思惟樹、佛樹。釋尊即於中印度摩揭陀國伽耶城南菩提樹下證得無上正覺。此樹原稱缽多(梵as/vattha ),又作貝多、阿說他、阿沛多,意譯為吉祥、元吉。學名 Ficus religiosa。其果實稱畢缽羅(梵pippala ),故亦稱畢缽羅樹。屬桑科,原產於東印度,為常綠喬木,高達三公尺以上,其葉呈心形而末端尖長,花隱於球形花囊中,花囊熟時呈暗橙色,內藏小果。
佛陀成道地之菩提樹歷來屢次遭受阿育王、王妃低捨羅絺多、設賞迦王等所砍伐,然仍新芽繁茂。據巴利文大史(Maha^vam!sa, xix)及巴利文菩提樹史(Bodhi-vam!sa)記載,阿育王之女僧伽蜜多曾持此菩提樹枝前往錫蘭,植於首都阿■羅城(Anura^dhapura)城南之大眉伽林(Maha^megha)中。其後,於十二世紀回教徒入侵印度時,菩提道場之本樹慘遭摧殘,遂又從錫蘭移枝回菩提道場。又據元亨釋書卷二載,南朝劉宋時,中印度僧求那跋陀羅曾攜菩提樹至中國廣州栽植;未久,道邃復將之分植至天台山;宋紹熙元年(1190),日僧榮西再移植其樹枝至日本。
諸佛之成道,自度化眾生之意義而言,皆為同一化儀,以此之故,過去未來諸佛之證悟成道,皆如同釋尊,而各自有其『菩提樹』。經典中即詳載有過去七佛之菩提樹名,如過去毗婆屍佛之波波羅樹(梵pa^t!ali^ )、屍棄佛之分陀利樹(梵pun!d!ari^ka )、毗捨婆佛之娑羅樹(梵sa^la )、拘樓孫佛之尸利沙樹(梵s/iri^s!a )、拘那含佛之烏暫婆羅樹(梵udumbara )、迦葉佛之尼拘律樹(梵nigrodha )、釋迦牟尼佛之缽多樹,及未來彌勒下生成佛時,其菩提樹名為那伽樹(梵na^gapus!pa ,龍華樹)。另如阿■佛國經捲上、無量壽經捲上亦記載阿■、彌陀之淨土皆各有道場樹。
此外,另有一種喬木之菩提樹,學名 Tilia migueliana。屬菩提樹科,高達十二至十五公尺,其樹葉不同於畢缽羅樹,末端非尖形,周圍呈波狀,果實黑色,可作念珠。相傳南朝梁時僧智藥自天竺移來菩提樹,植於粵東,其菩提樹子,表面有大圈,其紋如月,細點如星,稱為星月菩提,亦可作為數珠。今寺院普遍栽植之菩提樹,乃屬釋尊成道地之畢缽羅樹。〔長阿含卷一大本經、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卷四十五、修行本起經卷下、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毗尼母經卷五、大智度論卷十二、十住毗婆沙論卷三、高僧法顯傳、法苑珠林卷八,大唐西域記卷八摩揭陀國條、廣東新語、粵東筆記〕
(二)為創刊於民國四十一年(1952)十二月之佛教月刊。為朱斐所創辦。發行地點在台中。乃政府遷台以來,於台灣佛教刊物中,聲譽頗著者。
分類:佛學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