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非識住是什麼意思,法相辭典中識非識住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識非識住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識非識住

【識非識住 】

p1434

瑜伽五十四卷三頁云:又復諸識、自性非染。由世尊說:一切心性、本清淨故。所以者何?非心自性畢竟不淨能生過失,猶如貪等一切煩惱;亦不獨為煩惱因緣、如色受等。所以者何?以必無有獨於識性而起染愛、如於色等。是故唯識不立識住。

二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三十七卷五頁雲;問:何故識非識住?答:為識故立識住。如為王故立王座。如王座,王床、王路、亦爾。如王非路,路非王,是王所行,故名王路。如是識非識住,識住非識,是識所止,故名識住。是故識非識住。有說:若法、識所乘御,如像馬船,人所乘御;彼法立識住。非識乘御於識,故識非識住。復次若法、與識俱生俱滅,於識有用,立為識住。識於識不爾。有說:識住法爾與識俱在現在、是識所住。非識與識,得有此事。問:自識他識,俱在現在;何不展轉立識住耶?答:自識於自識,非識住故。於他識亦非。無異相故。復次於自識親,尚非識住;況於疏遠。有說:若法與識,三和合生,互有作用;立為識住。非識與識三和合生互有作用,故非識住。由自分識,於中住故;自分諸蘊,得識住名。謂欲界蘊、欲界識所住。色界蘊、色界識所住。無色界蘊,無色界識所住。初靜慮蘊,初靜慮識所住。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蘊,非想非非想識所住。

分類:法相辭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法相辭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