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三量
【三量】三量,是現量、比量、非量。量是認識、知識,也是測量的準繩。如以斗量米,以尺量布,以至於以秤量物。唯識學立有三量,是明心識所具的量度。在我人的心識活動中,能認識的作用是識,所認識的對象是境,在此能認識與所認識之間,心識是能量,所認識之境是所量,此能量與所量之間,有識量的生起。如販布者不用尺量,則不知布的長度,吾人心識認識外境,如果沒有心識的計慮量度,則不知此境是黑是白,是圓是方,可見識量在認識作用上的重要性。以能量量所量,所得之果曰量果。識之量度有三種,隨因的不同,其果亦有差別。此三量為:一、現量:現量是能緣之心,量所緣之境時,不起分別計度所獲之量果。但現量之境,要具備三個條件,即一者是現在,以簡別於過去或未來。二者心識認識的對象必須要顯現出來,亦即必須是現行位之法,在種子位不能成為現量。三者現有,在能所位上,即能量之識與所量之境,都是明白現前,和合俱有。二、比量:心識所量度的對象,沒有呈現在前,但可藉著知識經驗,推測比度而獲致量果。如見山下有煙,推知該處有火;見牆外有雙角,推知牆外有牛。三、非量:此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即是於所緣之境,以錯覺之心錯為分別所獲致之量果,如見繩以為是蛇,見騾誤認為馬,都屬於非量。
八識緣境,前五識量度之境,是根塵相對的而生識的直接感覺,此時無分別心,不雜名言,所以是現量。例如眼識緣色,唯緣青黃赤白四實色,不緣長短方圓之假色、及取捨伸屈之形色。但當五俱意識生起,有了分別,就墮入比量或非量了。第六識通於三量,在五俱意識初起剎那,也是現量,第二念就有了分別,即是比量或非量。第七識唯緣第八識的見分執為自我,唯是非量。第八識緣根身、器界、種子,唯是現量。
分類:唯識名詞白話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