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猶豫不成過類
【猶豫不成過類 】
因明用語。猶豫不成,梵語sam!digdha^siddha,又作猶預不成。因明三十三過中,因十四過之一,四不成過之一。與兩俱不成、隨一不成、所依不成共稱四不成過。即於因明對論中,若提出一論式,立論者在心懷疑惑、猶豫時提出未能確定虛實之因(理由)所招致之過失。
因明入正理論(大三二·一一下):『於霧等性起疑惑時,為成大種和合火有而有所說,猶豫不成。』蓋印度為熱濕之地,多草叢蚊蟲,煙霧亦多。今立論者見遠處朦朧有物,依依直上,似煙似霧,不能辨其體是煙是霧。若於此時提出『彼處有火(宗,命題),有煙故(因)』之論式,對方遂問『果是煙否?』立論者於此即無從作答。此即由於論據猶豫不確定而招致『不成』之過失。
因明之目的,在於開悟他人,令其發起確然不疑之正智,今立論者卻欲以猶豫之因來證成猶豫之宗,其所啟發者亦將成為猶豫不定之智,未能符合因明本旨,故因明列之為過失。此過又可大別為二:若所提出之『因』為立(立論者)、敵(問難者)所共疑,則造成兩俱猶豫不成過;若於立、敵雙方之中,僅有一方懷疑,則造成隨一猶豫不成過。於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中末復將此二類細分為六:(一)兩俱全分猶豫不成過,(二)兩俱一分猶豫不成過,(三)隨他一全分猶豫不成過,(四)隨自一全分猶豫不成過,(五)隨他一一分猶豫不成過,(六)隨自一一分猶豫不成過。〔因明論疏明燈抄卷四末、因明論疏瑞源記卷五、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陳大齊)〕(參閱『四不成過』1661)
分類:佛學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