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叉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夜叉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夜叉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夜叉

【夜叉 】

梵語yaks!a,巴利語yakkha。八部眾之一。通常與『羅剎』(梵ra^ks!asa )並稱。又作藥叉、悅叉、閱叉、野叉。意譯輕捷、勇健、能啖、貴人、威德、祠祭鬼、捷疾鬼。女性夜叉,稱為夜叉女(梵yaks!in!i^ ,巴yakkhini^ )。指住於地上或空中,以威勢惱害人,或守護正法之鬼類。據長阿含卷十二大會經、大毗婆沙論卷一三三、順正理論卷三十一等載,夜叉受毗沙門天王統領,守護忉利天等諸天,得受種種歡樂,並具有威勢。

 有關夜叉之種類,大智度論卷十二舉出三種夜叉,即:(一)地行夜叉,常得種種歡樂、音樂、飲食等。(二)虛空夜叉,具有大力,行走如風。(三)宮殿飛行夜叉,有種種娛樂及便身之物。注維摩詰經亦舉出三種夜叉,即:(一)地夜叉,因過去世僅行財施,故不能飛行。(二)虛空夜叉。(三)天夜叉,因過去世佈施車馬而能飛行。

 另據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十二毗沙門天王品載,毗沙門天王有無病、吉祥等十六夜叉大臣大力軍將,及因陀羅、蘇摩、婆樓那、伊奢那、阿吒薄拘等五十夜叉軍將。據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序品載,毗沙門天王為上首,庵婆、持庵、蓮花光藏、蓮花目、顰眉、現大怖、動地、吞食等三萬六千藥叉眾來會。據大日經疏卷五載,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中,於北門置毗沙門天,其左右繪有摩尼跋陀羅、布嚕那跋陀羅、半隻迦、沙多祈哩、醯摩縛多、毗灑迦、阿吒縛迦、半遮羅等夜叉八大將。

 經典中常述及身為正法守護神之夜叉。如藥師如來本願經載,宮毗羅、跋折羅等十二夜叉大將,誓言護衛藥師如來本願經之受持者。據陀羅尼集經卷三載,達哩底囉瑟吒等十六大藥叉將(即般若十六善神),願護衛念誦『般若波羅蜜』者。據大毗婆沙論卷一八○載,兩國交戰時,由護國藥叉先行比鬥。據孔雀王咒經捲上載,鉤鉤孫陀等一九七名夜叉住於諸國,降伏怨敵。然經典中亦述及為害眾生之各類夜叉。據大吉義神咒經卷三載,諸夜叉、羅剎鬼等,常作獅、象、虎、鹿、馬、牛、驢、駝、羊等形象,或頭大而身小,或赤腹而一頭兩面、三面等,手持刀、劍、戟等,相狀可怖,令人生畏,能使見者錯亂迷醉,進而飲啜其精氣。南本涅槃經卷十五、觀佛三昧海經卷二等亦載有該類夜叉之可怖形狀,彼等即為奪人精氣、啖人血肉之獰惡鬼類。

 夜叉之梵語yaks!a,語根為 yaks!,有尊敬、祭祀、躁動等意,指半人半神之群類。故注維摩詰經卷一,將夜叉譯作貴人;慧琳音義卷二十三,稱夜叉為祠祭鬼,謂印度民間常祭祀夜叉以求福。於印度神話中,夜叉則為一種半神之小神靈。有謂其父為補羅娑底耶,或迦葉波,或補羅訶(梵Pulaha ),或謂系由梵天腳中生出者;其母系財神俱毗羅之隨從,或為毗濕奴之隨從。於密教中,據大日經疏卷一載,密跡力士為夜叉王,稱為金剛手,或執金剛。〔長阿含經卷二十、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十、起世經卷六『四天王品』、立世阿毗曇論卷一、卷四、大唐西域記卷三迦濕彌羅國條〕(參閱『多聞天』2331)

分類:佛學大詞典

夜叉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