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捨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捨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

【捨 】

梵語upeks!a^,巴利語upekkha^ 或 upekha^。音譯憂畢叉。意即平靜、無關心。(一)全稱行捨。俱捨宗以捨為遍一切善心共起的心所之一(十大善地法),唯識宗則列為善心所之一。即遠離惛沈之沉沒與掉舉之躁動,為不浮不沈,保持平靜、平等之精神作用或狀態。

 關於捨之說法,俱捨論卷四、品類足論卷四皆謂,『捨』即平等正直、無警覺之性,而住於寂靜之心;於唯識大乘則認為依於精進、無貪、無嗔、無癡等四法,令心遠離掉舉等障而住於寂靜、無有雜染之心境。大毗婆沙論卷九十五、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以『捨』為七覺支中之捨覺支,為『奢摩他品』所攝。摩訶止觀卷三上,轉用此義而以捨為中道觀之異名。〔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十、大毗婆沙論卷四十二、成唯識論卷六〕

 (二)三受之一,五受之一。又稱捨受、不苦不樂受(梵aduh!kha^sukha -vedana^ )、不苦不樂覺。即非苦非樂的下意識之印象感覺。伴有捨受之禪定,稱捨俱定(巴upekkha^-sahagata-sama^dhi ),指色界第四禪定、四無色定及依捨俱欲界善淨心之欲界定。大毗婆沙論卷一一五以三受業配三界九地,廣果系之善業及無色界系之善業為順不苦不樂受業。又於八識中,前六識皆與三受相應,第七、第八兩識僅與捨受相應。成實論卷六辯三受品依雜阿含經卷十七之意,謂樂受中有貪使,苦受中有嗔使,不苦不樂受中有無明使。又不苦不樂受,其相寂滅,如無色定,以寂滅之故,煩惱細行,凡夫以為解脫,故以之為無明使。又巴利佛教中以捨為十波羅蜜之一。〔大毗婆沙論卷一四三、俱捨論卷三、成唯識論卷五、清淨道論卷三〕(參閱『三受』559)

 (三)捨失之義。為『得』之對稱。即已得而今捨失之。與『不成就』同義。〔大毗婆沙論卷六十三、卷一一七、雜阿毗曇心論卷四、俱捨論卷二十一〕

 (四)悉曇字墽(s/a)。為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四十二字門之一。又作捨、賒、奢、奢、赦、柘、設、爍、鑠。捨字門,一般多舉寂靜、寂靜不可得之義。蓋由梵語s/a^nta(賒多)、s/a^nti(扇底)轉釋而來,意譯寂靜、寂滅;乃取自二字之字頭 s/a(捨)。大日經疏卷二謂(大三九·六五五中):『奢字門,一切諸法本性寂故。』方廣大莊嚴經卷四、大方等大集經卷十、海意菩薩所問經卷十二、文殊師利問經捲上字母品等,皆以唱捨字時,出一切奢摩他毗缽捨那之聲,此即由梵語s/amatha(止) -vipas/yana(觀)轉釋而來。文殊問經字母品第十四載捨為信進念定慧(梵s/raddha -virya-smr!ti-sama^dhi-prajn~a^ )之義。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八解釋此字為遠離三箭之義。新華嚴經卷七十八載唱奢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大品般若經卷六、大智度論卷四十八、大日經疏卷七〕

分類:佛學大詞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