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隋煬帝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隋煬帝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隋煬帝

【隋煬帝 】

隋代第二代皇帝。姓楊,名廣,一名英。小字阿□。為文帝之次子,弒文帝而即位。大業元年至十二年(604~617)在位。開皇十年(590),受任為揚州總管,負鎮撫江南之大任。次年,從天台宗智顗大師受菩薩戒。後於揚州建四道場(慧日、法雲二佛寺,玉清、金洞二道觀),其中慧日道場更齊集江南佛教界之人才,如智脫、法澄、智矩、吉藏、慧覺、慧越、慧乘、法安、法稱等。且曾迎請道士王遠知至玉清玄壇。開皇二十年(600),受封為皇太子,於京師大興城內建日嚴寺。名僧彥琮、智脫、法澄、法論、智矩、明舜、吉藏、慧頵、慧常、智凱等皆曾住此。帝即位後,又於東都建內慧日道場,此為內道場名稱之始。煬帝時代,名僧皆集於天台國清寺、禪定寺等處,而前代文帝所建大興善寺已失其為國寺之重要性。煬帝復建造鴻臚寺四方館,以教育外國之留學僧。淨業、道判、靜藏、無礙、慧乘等曾教授東蕃、三韓之僧,神□曾教授三韓諸方士。此為煬帝於佛教建樹之一面,另一方面卻嚴令沙汰僧尼,又令僧禮敬帝王,凡違抗者皆服重刑。〔唐高僧傳卷十二、卷十三、卷十五、隋書卷三十四〕

分類:佛學大詞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