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金銅佛
【金銅佛 】
以銅鑄成,其外鍍金之佛菩薩像。自印度以來,佛像大多以銅或銅合金(多為青銅)鑄成。其起源系因佛身為金黃色,故仿鑄成黃銅之像。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載,波斯匿王以如來之形體黃如天金,故以紫磨金造成五尺之如來像。另據大唐西域記卷十二載,玄奘曾自印度攜回三尊全金之佛像。近時在印度犍馱邏地方發掘出迦膩色迦王朝時代製作之金銅像斷片,可推知昔時印度、西域等地亦盛行金銅鎔鑄之法。
我國最早有關鑄作金銅像之記載為東漢獻帝之時,笮融大起浮屠寺,作黃金塗佛。另據晉書帝紀第十載,東
晉恭帝深信浮屠之道,嘗鎔貨幣千萬以造丈六金像,親迎至瓦官寺。其後歷代有關鑄造金銅佛像之記載與遺品甚多。〔往五天竺國傳、梁高僧傳卷五道安、卷十三法悅、大唐西域記卷八、廣弘明集卷二、卷十五至卷十七、後漢書卷七十三〕
分類:佛學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