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機
【機 】
根機、機緣等之意。即具有遇緣而發動之可能性,亦即堪受佛陀教法之素質能力。或指佛陀說法之對象。機與法、教並稱為機法或機教。
佛陀隨應機類說教,稱為對機說法;教法契合根機,稱為逗機。機成為說教之緣,稱為機緣。機感應教法,稱為機感;佛陀應機,稱為佛應。機感與佛應合稱感應,機與應合稱機應。佛陀隨時應機而作適宜之教法利益眾生,稱為當機益物,此為天台宗五時之中,法華以前之四時,乃令眾生機根成熟,受圓教之意。此外以水比喻眾生之機根,稱為機水。
又禪宗將機認為是指導者(師家)心之作用,因為機乃絕言語思慮者,此作用施加於受教者之心,故接受指導之學人必須與師家之心相應,此即為投機。
法華玄義卷六上將『機』之語義分為三種:(一)微,由於佛陀之教化,而內心發動些微之善。(二)關,佛陀隨應眾生之素質能力,而施其教法,即佛陀之隨應與眾生之機有關連者。(三)宜,與佛陀之教化相契合。機必須具備某種根性(根本性質、資質),故稱『機根』或『根機』,其種類極多。
機類(機品)可從各種不同立場加以分類,例如:(一)欲修善法者,稱為善機;欲修惡法者,稱為惡機。(二)以素質能力之高下、利鈍而分上、中、下三機;三機復可分為上、中、下,稱為九品機。(三)信仰大乘佛教者,稱為大機;信仰小乘佛教者,稱為小機。(四)立刻即可開悟者,稱為頓機;經過一定之階段,始能漸次開悟者,稱為漸機。(五)直接接受真實教法者,稱為直入機、直進機。反之,如先接受方便教法而後始能接受真實教法者,則稱迂迴機。(六)不依現世之善業,而依過去所修善根之力量者,稱為冥機。反之,依現世之身、口行善,則稱為現機。(七)正契合於該教法者,稱為正機,反之,則稱傍機。(八)佛陀說教時若無受教之對象,聖者即權宜變化成為受教之對象,稱為權機。如有實在適合該教法之聽眾者,則稱實機。
此外,各宗各派依其教理而將機類分為多種。例如:天台宗於小乘機中,始自參加鹿野苑之阿含說法,然後漸次接受高深之說法者,稱為豎入機。反之,不以此種形式而直接聽聞高深說法者,稱為橫來機。
隋代信行之三階教,從時、處、人三個觀點將機分為三階。第三階之機,指在佛陀入滅千年之後,生於穢土者,此種第三階之機系善惡邪正皆為邪的不解脫之眾生,其中復分為利根、鈍根二種。此二類即稱為生盲眾生,乃接受普法之對象。
密教將機分為顯、密兩大類。在密教機中接受結緣灌頂而未能如法修行者,稱為結緣傍機;正受密教能如法修行者,則稱正所被機。又正所被機復分小機(有相劣慧機)與大機(無相勝慧機)兩種。小機指由顯教入密教之迂迴之機,及直入密教之直往之機。至於大機,從發心修行到證得之階段,應其經過階程之多寡,而分為修行分證之機、地前地上共分證之機與即到之機三種。以上密教之機細別則有六種,加上總稱三種(正所被、小機、大機),則為秘密之九機。
淨土宗依觀無量壽經,將機分為定機(定善機)、散機(散善機)二種。於散機中復立廢立、助正、傍正三種。廢棄諸行而僅專修念佛一行的廢立之機,稱為正機。
日本淨土真宗配合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之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等三願,而立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三機,又立惡人正機之說(真宗認為惡人才是被度化之對象)。
日本日蓮宗將機分為直機、雜機二種。純粹受學法華一乘之機者,稱為直機。直機又分順、逆二緣,其中逆緣謗法者為本門成佛之對機。雜機亦分為在世八機(化儀四教機與化法四教機)、滅後三機(正、像、末三時機)二種。〔法華文句卷五上、卷十下、華嚴經探玄記卷一、大乘起信論義記捲上、法華玄義釋簽卷十二、釋淨土群疑論卷三、華嚴玄談卷七〕
分類:佛學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