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佛教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滿洲佛教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滿洲佛教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滿洲佛教

【滿洲佛教 】

滿洲,即今東北九省,古名遼東。四世紀初,佛教即已傳至此地區。東晉孝武帝太元(376~396)末年,關中之釋曇始復攜帶經律數十部並至高句麗宣化佛教,而於安帝義熙(405~417)初年返回關中。前燕慕容皝十二年(345,即東晉永和元年),於首都龍城(熱河朝陽)附近之龍山,設一和龍宮;又於山上建立龍翔佛寺,此為滿洲佛教寺院最古之記錄。

 其後,北魏將前燕故地收於治下,並繼雲崗、龍門石窟之開鑿後,於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在今遼寧義縣城外西北之大凌河左岸,開建萬佛堂石窟。至唐代,佛教於滿洲更為興盛,如冊府元龜卷九七一即載有玄宗、憲宗時代,渤海國曾貢獻佛像之事跡等;此外,於京城中亦發現有佛寺、佛物之遺跡等。又遼、金之佛教,可由歷代諸帝之熱心信仰,屢建佛寺、佛塔,而令佛教普及民間等,窺見一二。元朝時,蒙古入侵滿洲,建立大帝國,並將喇嘛教帶入,予滿洲佛教若干影響。至於滿洲喇嘛教之基礎,於清朝時始見鞏固,故各地均建有喇嘛教之寺廟、塔,如承德之溥仁寺、普樂寺、安遠廟、普寧寺、普佑寺、須彌福壽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羅漢堂等,均甚著名。此類巨大之寺廟,與普通中國式建築迥異,而呈現其特殊之景觀。

 又清朝與喇嘛教間之密切關係,據近代學者之說,系與清太祖被視為文殊菩薩有直接關係;並謂清朝肇興地之滿洲,其名稱即來自文殊菩薩之梵名Man~jus/ri^ (音譯曼殊師利)。另據滿洲源流考部族章之記載,亦謂清初西藏獻清室之國書,皆稱『曼殊師利大皇帝』。此類考據,學界迄今雖未能有全然一致之結論,然大抵咸認滿洲一地與佛教之淵源極深,此一淵源亦為清朝信奉喇嘛教之一大關鍵。〔欽定盛京通志、遼東志卷一、G.N. Roerich: The Blue Annals, 2vols.; S. C. Das: Pag Sam JonZang; Ch. Bell: The Religion ofTibet〕

分類:佛學大詞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