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那是什麼意思,翻譯名義集中若那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若那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若那

【若那 】

  或闍那,秦言智。大品若字門,入諸法智不可得故。論云:即知一切法中無智相。華嚴唱壤字時,名作世間智慧門。疏云:即能所知性。佛地經明四智:一、大圓鏡智者,如依圓鏡,眾像影現。如是依止如來智鏡,諸處境識眾像影現(佛地論云:大圓鏡智,離一切我我所執,乃至能現能生一切境界。又云:此智是如來第八淨識。資中云:離倒圓成,周鑒萬有,名大圓鏡智)。二、平等性智者,證得一切領受緣起,平等法性,圓滿成故。三、妙觀察智者,住持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無礙辯才,說諸妙法故。四、成所作智者,勤身化業,示現種種,摧伏諸伎,引諸眾生,令入聖教,成解脫故(然涅槃云:依智不依識。在聖名成所作智,在凡名五識。在聖名妙觀察智,在凡名六識。在聖名平等性智,在凡名七識。在聖名大圓鏡智,在凡名八識。雖聖凡體一,而迷悟名異。故令依智,誡不依識。傳燈智通禪師,不會三身四智,遂謁六祖求解其義。祖曰: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聽吾偈曰: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通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祖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也。即此有智,還成無智。復說偈曰: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轉。釋簽云:庵摩羅是第九,本理無染,以對真性。阿梨耶是第八,無沒無明,無明之性,即是智性,故對般若。末那識即是第七,執持藏識所持諸法,即此執持,名為資成,以助藏識持諸法故。第六但能分別諸法,故與第七同為資成。是故今文不論第六。若准唯識論,轉於八識以成四智,又束四智以成三身者,則轉第八為大圓鏡智,轉第七為平等性智,轉第六為妙觀察智,轉五識為成所作智。大圓鏡智成法身,平等性智成報身,成所作智成化身,妙觀察智遍於三身。此中不取第九,乃是教道一途,屬對不與今同。何者?彼居果位,三身仍別;此在因位,三身互融。即此三身,只是三德。三德據內,三身約外。今從初心常觀三德,故與彼義不可儡同。寶藏論云:智有三種:一曰真智,謂體解無物,本來寂靜,通達無涯,淨穢不二。二曰內智,謂自覺無明,割斷煩惱,心意寂靜,滅無有餘。三曰外智,謂分別根門,識了塵境,博鑒古今,皆通俗事。又大品明三智,見薩婆若)。

分類:翻譯名義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翻譯名義集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