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俱捨論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阿毗達磨俱捨論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阿毗達磨俱捨論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阿毗達磨俱捨論

【阿毗達磨俱捨論 】

梵名Abhidharmakos/a -s/a^stra 。略稱俱捨論。意譯對法藏論、聰明論。乃部派佛教教理之集大成,大毗婆沙論之綱要書。西元四五○年世親菩薩(梵Vasubandhu )所著。漢譯本有二,一為陳天嘉四年(563),真諦所譯之阿毗達磨俱捨釋論二十二卷,世稱舊俱捨;對之,唐永徽二年(651)玄奘所譯之三十卷,歷來為法相宗之基本教本,則稱新俱捨。兩本均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九冊。

 本論在印度、西藏、中國、日本均廣受研究,優良之註釋書亦多。要理解部派佛教,以及大乘佛教之基礎,則俱捨論之價值甚大。世親雖一面以說一切有部教學為標準,然亦以批判態度介紹經量部與大眾部等學說,以『理長為宗』之立場造俱捨論。又大乘經典及大乘論書以有部教學為基礎,或為破斥有部而作的佔多數。故此一以批判態度將繁雜之有部教學整理而成之俱捨論,乃廣受大小乘學者之珍視。本論之教理多采自大毗婆沙論,又本論之體系與教理之整理方法,傳說曾受法救所造雜阿毗曇心論之影響。

 本書基本反映當時流行於迦濕彌羅之有部關於世界、人生及修行之主要學說,並吸收經量部之許多觀點。內容由界、根、世間、業、隨眠、賢聖、智、定等八品構成,另又附錄破我品,則成九品。其中:(一)界品與(二)根品,說明現實世界(物質與精神界)成立之要素『法』,並說明有為、無為、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二根、六因四緣等名相。(三)世間品,說明地獄乃至天界之生物世界(有情世界)與物理世界(器世界),並介紹印度之宇宙觀及地理說,此外,更解說十二緣起,說明輪迴之相狀,此即業感緣起論。(四)業品,說明輪迴之原因,並細分業之種類。(五)隨眠品,敘述煩惱,將其分類為六大煩惱、十隨眠、八十八使、百八煩惱,並介紹過去、未來、現在等三世實有論,而加以破斥。世間、隨眠、業等三品系明示迷之世界(有漏),至於(六)賢聖品,則將悟入之階位分為凡夫位之三賢、四善根,聖者位之四雙八輩,又說明悟入之觀法即四諦十六現觀。(七)智品,則是說明世俗智、法智、類智等十智為獲得開悟之智慧,並說明十八不共法。(八)定品,除說明產生聖智基礎之禪定外,復說明四禪、四無色定、三解脫門、四無量心等其他禪定。(九)破我品,則是站在無我之立場,以破斥犢子部之非即非離蘊我及勝論之我等,即明示無我之道理。

 如上所說,本論將廣博繁雜之毗婆沙教理技巧地整理為八品,體系嚴整,論旨明徹,冠於諸論,為有部教學之綱要書。蓋古來諸師論及本論之宗,或謂屬於有部,或為二十部中之理長為宗,或為經部之別宗,或謂稟承依有部,意許取理長等諸異說。

 在我國,俱捨論譯出後即取代前此之毗曇宗。日本於奈良時代傳入俱捨論而成立俱捨宗之一派,且以俱捨論為基礎之研學傳統延續至現代。在印度以及西藏佛教亦盛行研究此論。梵本已於西藏發現,然僅刊行偈頌( V.V. Gokhale: The Text of theAbhidharmakos/aka^rika^ of Vasubandhu, 1946),俱捨本論則在印度巴特那(Patna )出版(P. Pradhan:Abhidharmakos/a-bha^s!ya of Vasubandhu, 1967)。偈頌與俱捨論均有西藏譯本,即:Chos-mn%on-pah!imdsod-kyi tshig leh!ur byas-pa( Abhidharmakos/a-ka^rika^,北京版 115, pp. 115~127 與 Chos-mn%on-pah!i mdsod- kyi bs/ad-pa(Abhidharmakos/a-bha^s!ya,北京版 115, pp. 127~283)。

 據傳在印度曾有德慧、世友、安慧、陳那、稱友、滿增(梵Pu^rn!avardhana )、寂天(梵S/amathadeva )等之註釋,現存者唯稱友所作。又有U. Wogihara: Sphut!a^rtha^ Abhidharmakos/avya^khya^, 1~7(Tokyo, 1932~1936),此釋本亦有西藏譯本,頗受重視。即:Chos-mn%on-pah!i mdsod-kyi h!grel-bs/ad(Abhidharmakos!a- t!i^ka^,北京版 116,pp. 43~117),西藏譯除此外猶保存有滿增、寂天、陳那等之註釋。

 漢譯有安慧俱捨論實義疏之殘本五卷,敦煌本有此書(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九冊),真諦注舊俱捨之疏十六卷、義疏五十三卷等已逸失。註釋玄奘之譯著,有普光之俱捨論記三十卷及法寶之俱捨論疏三十卷,向來被視為研究俱捨論之指南書。圓輝之俱捨論頌疏三十卷亦受珍視,此疏省略爭論部分,簡明地解釋有部之教理,故容易理解。近年日人旭雅撰冠導俱捨論一書亦常被利用;法宣著俱捨論講義十卷,對初學者極有助益。我國有演培之俱捨論頌講記一書。〔大唐西域記卷四、歷代三寶紀卷九、開元釋教錄卷七、卷八、阿毗達磨論研究(木村泰賢)、小乘佛教思想論(木村泰賢著,演培譯)、俱捨論講義(舟橋一哉)、俱捨論教義及其發達(舟橋一哉)、俱捨論原典解明(山口益、舟橋一哉)、 Th. Stcherbatsky: The central conception ofBuddhism and the meaning ofthe word「Dharma」 , London, 1923; O. Rosenberg: Die Problemeder buddhistischen Philosophie,Heidelberg, 1924 〕

分類:佛學大詞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