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參,水槐、菟槐、驕槐、白莖、野槐、好漢枝、苦骨、地骨、地槐、山槐子、川參、鳳凰爪、牛參、野槐根、山槐根、地參

苦參,水槐、菟槐、驕槐、白莖、野槐、好漢枝、苦骨、地骨、地槐、山槐子、川參、鳳凰爪、牛參、野槐根、山槐根、地參

本草綱目

苦參,水槐、菟槐、驕槐、白莖、野槐、好漢枝、苦骨、地骨、地槐、山槐子、川參、鳳凰爪、牛參、野槐根、山槐根、地參

別名:水槐、菟槐、驕槐、白莖、野槐、好漢枝、苦骨、地骨、地槐、山槐子、川參、鳳凰爪、牛參、野槐根、山槐根、地參

氣味:苦

藥性:寒

毒性:無毒

歸經:小腸經、肝經、腎經、大腸經

附方:1、熱病發狂。用苦參末,加蜜調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湯送下。也可用苦參末二錢,水煎服。2、傷寒結胸(傷寒流行時,感病四、五日,胸滿痛,大發燒)。用苦參一兩,加醋三升,煮成一升二合,服後能吐即愈。3、谷疸(頭昏、心慌、發黃。這是大病後暴食傷胃所引起)。用苦參二兩、龍膽一合,共研為末,加牛膽調藥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丸,生大麥煎汁送下。一天服三次。4、毒熱足腫。用苦參煮酒多擦。5、夢遺食減。用苦參三兩、白術五兩、牡蠣粉四兩,共三為末;另取雄豬肚一個,洗凈,在沙罐中煮爛,和藥搗勻,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四十丸,米湯送下。每天服三次。久服能使身體轉健,食量增加,不再夢遺。6、飲食中毒。用苦參三兩,苦酒一升半,煮成八合,分兩次服,取吐即愈。7、血痢。用苦參炒焦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米湯送下。8、脫肛。用苦參、五倍子、陳壁土等分,煎湯洗患處,並以木賊末敷上。9、齒縫出血。用苦參一兩、枯礬一錢,共研為末。一天擦齒三次,有效。10、鼻瘡流膿發臭。用苦參、枯礬各一兩,生地黃汁三合,加水煎濃,隨時滴瘡上。11、遍身風疹(痛不可忍,涎痰多,夜難睡)。用苦參末一兩,另用皂角二兩,在水一升中揉濾取汁,瓦器內熬成膏,和藥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飯後服,溫水送下。12、大風癩(按:即麻風)。用苦參五兩,切片,浸在酒三鬥中,過一個月後,每取取酒飲一合。一天三次。宜常服不斷。又方:苦參末二兩,縫在豬肚子中煮熟,把藥去掉。病人先餓一天,第二天早晨,飲清水一碗後,即取食豬肚,如吐出,須再吃。過一、二時後,以肉湯調“無憂散”五、六錢服下。有惡物排出時,即為見效。再服皂角一斤(去皮,去子)煮汁,汁中調入苦參末,另加何首烏末二兩、防風末一兩半、當歸末一兩、芍藥末五錢、人參末三錢,一起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溫酒或茶送下。一天服三次。同時,還用麻黃、苦參、荊芥煎水洗癩。又方:治大風癩及熱毒、風瘡、疥癬等,用苦參(去皮,曬幹)一斤、枳殼(麩炒)六兩,共研為末,加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送下。一天服三次(白天兩次,夜間一次)。13、皮膚疥癩,手足壞爛,時出黃水。用苦參三十一兩、荊芥穗十六兩,共研為末,滴水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茶送下。14、上下諸瘺(或在頸部,或在下部)。用苦參五升,在苦酒一鬥中浸泡三、四天後服下。15、瘰癧結核。用苦參末四兩,加牛膝汁調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熱開水送下。16、湯火傷。用油調苦參末敷傷處。18、赤白帶下。用苦參二兩、牡蠣粉一兩五錢,共研為末;另以雄豬肚一個,在水三碗中煮爛後,再搗成泥,和藥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溫酒送下。

主治:清熱燥濕;祛風殺蟲。主濕熱瀉痢;腸風便血;黃疸;小便不利;水腫;帶下;陰癢;疥癬;麻風;皮膚瘙癢;濕毒瘡瘍

出處:《神農本草經》

分類:草部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本草綱目相關內容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