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翻:反轉;覆:反覆。形容人反覆無常或慣於玩弄權術。
2 . 出其不意,攻其無備:原指出兵攻擊對方不防備的地方。後亦指行動出乎人的意料。
3 . 不知有漢,何論魏晉:不知道有漢朝,三國魏及晉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長期脫離現實,對社會狀況特別是新鮮事物一無所知。也形容知識貧乏,學問淺薄。
4 . 項莊之劍,志在沛公: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同「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5 . 道遠知驥,世偽知賢:驥:良馬。路途遙遠才可以辨別良馬,世間的虛偽狡詐才能鑒別賢才。比喻經過長久的磨練,才能看出人的優劣。
6 . 江山可改,本性難移:江山:山川,河流;移:改變。改變人的本性比改變自然面貌還困難。強調人的習性是很難改變的。
7 .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興:興致,興趣。趁著興致來到,結果很掃興地回去。
8 . 國爾忘家,公爾忘私: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形容一心為公為國。
9 . 禍從口出,患從口入:禍:災禍;患:病。說話不小心就會招來災禍,吃錯東西就會生病。
10 .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幸福共同分享,苦難共同分擔。指患難與共,和衷共濟。
11 . 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絲毫不為個人利益著想,一心一意做有利於他人的事情。
12 . 跑了和尚跑不了廟:指無法逃脫或逃避責任。
13 . 養兒待老,積穀防饑:指養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穀物為防備饑荒。同「養兒防老,積穀防饑」。
14 .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
15 . 方寸之木,高於岑樓:方寸:比喻小;岑:尖頂高樓。一寸高的方木放在高樓的尖頂上其高度高於高樓。比喻類比不當。
16 . 失之千里,差若毫釐:指細微的失誤,可導致巨大的差錯。
17 .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走一千里的路也是從腳下開始的。
18 . 路見不平,拔刀相救:在路上遇見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見義勇為。
19 .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比喻用明顯的假象迷惑對方,而暗中卻採取出人意料的行動打擊對方。
20 . 獨坐窮山,放虎自衛:獨自坐在沒有出路的山裡放出老虎來保衛自己。比喻不但不能保護自己,反而招來禍患。
21 . 敗事有餘,成事不足:指非但辦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壞。
22 . 寧為雞口,無為牛後: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後。
23 .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外面象金象玉,裡面卻是破棉絮。比喻外表很華美,而裡面一團糟。
24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攻:琢磨。別的山上的石頭,能夠用來琢磨玉器。原比喻別國的賢才可為本國效力。後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
25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逢:遭遇,遇見。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不相上下。
26 . 2025差以毫釐,失之千里: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27 .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多指地位崇高權勢顯赫的大臣。
28 .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眼紅:激怒的樣子。仇敵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29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福不會接連而來,禍災卻會接踵而至。
30 . 好言自口,莠言自口:莠言:壞話。好話出自他的口,壞話出自他的口。指人說話反覆無常。
31 .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沒有錯誤。
32 .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陽出來就去工作,太陽落下來就去睡覺休息。
33 . 傍觀者審,當局者迷:傍:通「旁」。指局外人清晰地看待問題,當事人往往會迷惑。
34 .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荏苒:不知不覺地過去;梭:織布機上引導緯紗與經紗交織的構件。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35 . 不耕而食,不蠶而衣:耕:翻松田土以備播種;蠶:養蠶。不種田卻有飯吃,不養蠶卻能穿絲綢。形容不勞而獲。
36 . 鞍不離馬,甲不離身:甲:鎧甲,古人打仗時穿的護身衣。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於高度警惕狀態。
37 .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封建禮教認為,女子出嫁後,不論丈夫好壞,都要永遠跟從。
38 . 塞翁失馬,安知非福: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同「塞翁失馬」。
39 . 2025一手獨拍,雖疾無聲:疾:急速,猛烈。比喻一個人或單方面的力量難以辦事。
40 . 前不巴村,後不巴店:指走遠道處在無處落腳的境地。也比喻處境尷尬或生活 無依靠。
41 . 將欲取之,必姑與之:姑:暫且。要想奪取他一些什麼,得先給予他一些什麼。
42 .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比喻事物體積或規模雖小,具備的內容卻很齊全。
43 .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比喻雖然暫時受到損失,卻可能因此而得到好處,壞事變成好事。
44 .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比喻做了什麼事,得到什麼樣的結果。和佛教的因果關係差不多。
45 .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則:就;加:加以。對別人給自己指出的缺點錯誤,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沒有,就用來勉勵自己。
46 . 水來伸手,飯來張口:形容懶惰成性,坐享別人勞動 成果的人。
47 .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人:指人心。得人心的就能興隆,失去人心的就要滅亡。
48 .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失節:原為封建禮教指女子失去貞操,後泛指失去節操。貧困餓死是小事,失節事情就大了。
49 . 呼之即至,揮之即去:呼:召喚;即:就,立刻;揮:揮手。叫他來就來,叫他走就走。形容任意使喚支使。
50 . 不癡不聾,不做家翁:指作為一家之主,對下輩的過失要能裝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