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2 . 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
3 .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4 .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孔子
5 . 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孔子
6 .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論語》
7 . 當仁不讓於師。——孔子
8 .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論語》
9 .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家經》
10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11 . 既來之,則安之。——《論語》
12 . 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孔子
13 . 見義不為,無勇也。——孔子
14 . 2024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
15 .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論語》
16 . 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禮記》
17 .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荀子
18 . 2024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
19 .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禮記》
20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書經》
21 .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孔子
22 .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23 . 識時務者為俊傑。——孔子
24 . 季孫之憂,不在?臾,而在蕭牆之內也。——孔子
25 .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孔子
26 .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遠。——《易經》
27 . 一言而興邦,一言而喪邦。——孔子
28 .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書經》
29 . 朝聞道,夕可死矣。——孔子
30 . 敏於事而慎於言。——孔子
31 .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中庸》
32 . 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禮記》
33 . 2024節用而愛人 ,使民以時。——《論語》
34 .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孔子
35 .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孔子
36 .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孔子
37 .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孔子
38 .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晁錯論》
39 .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兩耳塞豆,不聞雷霆。——冠子
40 .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孔子
41 .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
42 . 損者三樂:樂驕東,樂佚游,樂宴樂,損矣。——孔子
43 . 2024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悲傷 。——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44 . 口惠而實不至,怨災及其人。——《禮記》
45 . 放之四海而皆准。——《禮記》
46 .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47 .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孔子
48 .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
49 . 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孔子
50 . 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