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切變壞都是從不勞動開始。
2 . 受罰最重的孩子,長大了很少有成為最好的人的。
3 . 要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
4 . 家庭關係緊張,父母專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講民主等因素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與人生。
5 . 孩子的理性是不斷成長的,不要餵養他們,而要引導他們。
6 . 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斷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麼就需要家長付出個人的努力,不斷進修自己。
7 . 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共同進步。
8 .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一個人的某方面興趣與他的志向結合起來時,那麼,離成功就已經不遠了。
9 . 溫和地訓練兒童,使他們養成受了痛苦而不畏縮的習慣,這是一種可以使他們精神鎮定、並且為他們日後的生活奠定勇敢與果斷的基礎方法。
10 . 凡會學習者,學習得法,則事半功倍;凡不得法者,則事倍功半。
11 . 支持和配合老師的工作,在孩子面前樹立老師的威信,請家長務必做到。
12 . 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成功往往是與艱難困苦、坎坷挫折相伴而來的。
13 . 告訴孩子,你無論得多少分都是永遠相信可以考一百分的人。
14 . 掌握好責罵與訓斥的方法與技巧,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與效果。不當的責罰,不知不覺中會傷害孩子。
15 . 善於利用時間 的人,永遠能找得到富裕的時間。學會做時間的主人,將會使你受益無窮。
16 . 孩子是在不斷改正錯誤的過程中進步的。
17 . 向孩子提供書籍和材料,讓孩子干自己喜愛的事情。
18 . 當孩子情緒波動時,愚蠢的父母責備孩子,聰明的父母關愛孩子。
19 . 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所以必須從小培養孩子的社會意識和獨立意識。
20 . 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讚賞和鼓勵。
21 . 我們終其一生,也許不會積累太多的財產,也沒有什麼名望,但每一個父母都通過生活積累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品質。把這一點點給孩子吧,他們會用新的生命 去放大,發出光芒。
22 . 2025只有家長和老師積極配合,孩子才能走向成功。
23 . 父母是天然的教師,他們對兒童,特別是對幼兒的影響最大。
24 . 教孩子與各種年齡的成年人自由交往。
25 . 教是為了不教;管是為了不管。
26 . 家長的角色,如同登山指導者的角色,不要不顧年幼的登山者又踢又哭,一個勁地拉著他直往山頂攀登。
27 . 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比對孩子身體的關心更為重要,孩子只有具備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戰未來,走向成功。
28 . 讓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29 . 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澆水、施肥、呵護,方能成功。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養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別人請教,學習養花的經驗與藝術。
30 . 兒童有生存權利、受教育權利和遊戲權利。
31 . 激發孩子的求知和學習的慾望,遠比教會有限的知識有意義得多。
32 . 認真地對待孩子的個人要求。
33 . 相信孩子的理智並信任他。
34 . 讓孩子獨立思考問題。
35 . 要承認,我們的孩子每天都在進步。但是他們進步方面和進步速度不同。
36 . 帶孩子到他感興趣的地方去玩。
37 . 子女之教育,一般人常有謬誤:對女兒之教育專注意其身體,忽略其精神;而對兒子則忙於修飾其精神,而忽略其身體。
38 . 孩子如果進步不明顯,是因為教育方法不適合自己的孩子,不是孩子難教育。
39 . 多少熟悉一些生理學的基本原理和心理學的初步知識,對於帶好孩子是不可缺少的。
40 . 在家庭教育中,努力去營造快樂、鼓勵的氣氛,讓孩子有實現感和成就感。
41 . 要看孩子將來素質如何,那就要看家長現在素質如何。
42 . 作為社會生活中的人,道德素質是人的重要內涵,它決定著人的尊嚴、價值和成就。
43 . 給人以魚,不如教人以漁。
44 . 寬恕觸及兒童自尊心的最敏感的角落,使兒童心靈中產生要改正錯誤的意志力。
45 . 家庭中正常關係的失調,是以後產生精神和情緒的各種病態的肥沃的土壤。
46 . 賞識使孩子成功,抱怨使孩子失敗 。禁止意味著引誘,壓抑反而是強化。
47 . 孩子都想得到尊重、賞識、掌聲和認可。
48 . 簡單、凝練的童話往往蘊涵著豐富的知識和深刻的道理。
49 . 允許孩子參加計劃家務和外出旅行的事情。
50 . 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