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支持和配合老師的工作,在孩子面前樹立老師的威信,請家長務必做到。
2 . 家庭中正常關係的失調,是以後產生精神和情緒的各種病態的肥沃的土壤。
3 .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在進行自我教育。
4 . 在家庭教育中,努力去營造快樂、鼓勵的氣氛,讓孩子有實現感和成就感。
5 . 善於利用時間 的人,永遠能找得到富裕的時間。學會做時間的主人,將會使你受益無窮。
6 . 孩子的理性是不斷成長的,不要餵養他們,而要引導他們。
7 . 教育上操之過急和緩慢滯後,都會摧殘孩子正常的心理發育。
8 . 子女之教育,一般人常有謬誤:對女兒之教育專注意其身體,忽略其精神;而對兒子則忙於修飾其精神,而忽略其身體。
9 . 溫和地訓練兒童,使他們養成受了痛苦而不畏縮的習慣,這是一種可以使他們精神鎮定、並且為他們日後的生活奠定勇敢與果斷的基礎方法。
10 . 虐待孩子就是虐待自己。
11 . 簡單、凝練的童話往往蘊涵著豐富的知識和深刻的道理。
12 . 孩子自己動手製作小玩具,雖然粗糙,但遠比得來現成的精美玩具快樂。
13 . 民主、和諧、勤勞的家庭是孩子成人成才的基本條件。
14 . 孩子都想得到尊重、賞識、掌聲和認可。
15 . 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澆水、施肥、呵護,方能成功。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養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別人請教,學習養花的經驗與藝術。
16 . 家長既要負責孩子身體的發育,又要負責孩子的心理發育;既要重視孩子智力的開發,又要重視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既要教會孩子怎樣學會知識,又要教會孩子怎樣做人。
17 . 家長的角色,如同登山指導者的角色,不要不顧年幼的登山者又踢又哭,一個勁地拉著他直往山頂攀登。
18 . 給孩子最好的,哪怕很少。給孩子最好的,儘管不是地位、金錢。給孩子最好的,不是我們的無奈和惡習。
19 . 允許孩子玩各種廢棄物。
20 . 相信孩子的理智並信任他。
21 . 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比對孩子身體的關心更為重要,孩子只有具備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戰未來,走向成功。
22 . 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教造就失敗的孩子。
23 . 告訴孩子,你無論得多少分都是永遠相信可以考一百分的人。
24 . 忠誠的熱愛你的家庭吧,不要等到永遠失去的時候,再苦苦地尋找它!
25 . 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成功往往是與艱難困苦、坎坷挫折相伴而來的。
26 . 讓孩子獨立思考問題。
27 . 讓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28 . 當孩子們開始問沒有答案的問題時,他們就長大了。
29 . 如果有人問我,教育孩子需要哪一種資格,我會說那需要異乎尋常的耐心和適量的愛心。
30 . 每天都抽出時間和孩子單獨在一起。
31 . 2025激發孩子的求知和學習的慾望,遠比教會有限的知識有意義得多。
32 . 多少熟悉一些生理學的基本原理和心理學的初步知識,對於帶好孩子是不可缺少的。
33 . 孩子是在不斷改正錯誤的過程中進步的。
34 . 父母是天然的教師,他們對兒童,特別是對幼兒的影響最大。
35 . 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所以必須從小培養孩子的社會意識和獨立意識。
36 . 每個孩子都想做好孩子。
37 . 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
38 . 如果你真的愛孩子,就該送他「出海經風浪」。
39 . 讓孩子獨立完成他所從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會有積極的結果。
40 . 要承認,我們的孩子每天都在進步。但是他們進步方面和進步速度不同。
41 . 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共同進步。
42 . 認真地對待孩子的個人要求。
43 . 在孩子幹的事情中,不斷尋找值得讚許的地方。
44 . 賞識使孩子成功,抱怨使孩子失敗 。禁止意味著引誘,壓抑反而是強化。
45 . 要看孩子將來素質如何,那就要看家長現在素質如何。
46 . 受罰最重的孩子,長大了很少有成為最好的人的。
47 . 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
48 . 給孩子一個房間或者房間的一部分,主要供孩子玩耍。
49 . 作為社會生活中的人,道德素質是人的重要內涵,它決定著人的尊嚴、價值和成就。
50 . 教孩子與各種年齡的成年人自由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