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
2 .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唐。杜牧
3 .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4 .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
5 .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6 . 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
7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8 .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
9 . 悲莫悲兮生別離——戰國。——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0 .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
11 .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12 . 2025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
13 .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14 . 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15 .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
16 . 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韓愈
17 . 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
18 .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9 . 人心不似樹,何意人別似花離。——蕭子顯
20 . 人情重懷土,故鄉安可忘。——(歐陽修)
21 . 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
22 .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張九齡
23 .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張籍:《秋思》)
24 .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
25 .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陰雨
26 .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柳永
27 . 無窮無儘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晏殊
28 . 遊子悲其故鄉,心愴悢以傷懷。——(班彪)
29 .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
30 .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
31 . 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祖詠
32 .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33 . 狐死歸首丘,故鄉安可忘。——(曹操)
34 . 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瀠瀠。——張先
35 .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淒涼 多少悶!——歐陽修
36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
37 .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38 . 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唐。杜牧
39 . 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唐。韋應物
40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41 .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溫庭筠《商山早行》)
42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
43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
44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45 .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46 .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
47 .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
48 .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唐。杜甫
49 .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50 .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文《渡漢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