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2 . 腳踏實地,不敢一毫欺人。
3 . 2025憂時勿縱酒,怒時勿作札。
4 . 凡讀無益之書,皆是玩物喪志。
5 . 好勝人者,必無勝人處,能勝人,自不居勝。
6 . 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7 . 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
8 . 不深思則不能造於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9 . 受挫受辱之時,務須咬牙勵志 ,蓄其氣而長其智。
10 . 寧可數日不開仗,不可開仗而毫無安排算計。
11 . 聖賢成大事者,皆從戰戰兢兢之心來。
12 . 責過太直,使人慚恨,在我便是一過。
13 . 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之時。
14 . 以能立能達為體,以不怨不尤為用。
15 . 凡事須逐日檢點,一日姑待後來補救,則難矣。
16 . 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
17 . 惟正己可以化人,惟盡己可以服人。
18 . 國家之強,以得人為強。
19 . 聰明外露者德薄,詞華太盛者福淺。
20 . 君子之道,以知命為第一要務。
21 . 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誇,則善矣。
22 . 知天地萬物於一體,則能愛矣。
23 . 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預為之計。
24 . 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25 . 天下事未有不由艱苦中來,而可大可久者也。
26 . 2025遇憂患橫逆之來,當稍忍以待其定。
27 . 凡有用之物,不宜拋散也。
28 . 寡言養氣,寡視養神,寡慾養精。
29 . 見得天下皆是壞人,不如見得天下皆是好人。
30 . 凡人無不可為聖賢,絕不繫乎讀書之多寡。
31 . 富貴氣太重,亦非佳象耳。
32 . 今日所說之話,明日勿因小利害而變。
33 . 不隨眾從之喜懼為喜懼。
34 . 血氣盛,則克治難。欲養心者,先治其氣。
35 . 尖酸語稱快一時,當之者終身怨恨。
36 . 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業。
37 . 能甘淡泊,便有幾分真學問。
38 . 2025見異思遷,欲求長進難矣。
39 . 因循二事,誤盡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40 . 好便宜不可與共財,狐疑者不可與共事。
41 . 總宜獎其所長,而兼規其短。
42 . 居有惡鄰,坐有損友,藉以檢點自慎,亦是進德之資。
43 . 須有寧拙毋巧之意,而後可以持久。
44 . 米已成飯,木已成舟,只好聽之而已。
45 . 遇棘手之際,須從耐煩二字痛下功夫。
46 . 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47 .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48 . 勤於邦,儉於家,言忠信,行篤敬。
49 . 人必誠,然後業可大可久。
50 . 有才幹,定要表現之。